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平山镇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

玉林日报 2013-10-22 02:14 大字

兴业县大平山镇干部回乡工作队走群众路线,通过实行六个“在一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推动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呈现出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干群关系在一线升华的“风景线”。

   调查研究“在一线”

回乡工作队把摸村情、知民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个月至少回乡调研走访一次,把调查研究作为科学决策、推进工作的基础环节,通过民情恳谈、座谈走访、定期回访、蹲点调研等方式,围绕家乡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基层情况,达到“六个一”要求(即:一本日记反映村情民意、一本台账记录所办实事、一本意见簿记录意见建议、一板宣传海报、一个工作承诺、一篇调研报告提供决策参考)。自活动开展以来,走访群众3220人,发放宣传材料25200份。清洁乡村“在一线”回乡工作队按照分片包干的要求,帮助家乡做好乡村环境规划建设,制定推行村规民约,动员带领广大乡亲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等乡村环境卫生实施综合整治大行动,对农村生活垃圾、道路两旁建筑垃圾、农田农业生产废弃物、江河溪流漂流物进行集中整治,做好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解决群众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促进城乡环境面貌有明显改善,给群众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目前,回乡工作队共组建了21个驻村回乡工作组进驻21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共召开镇(村)两级座谈会63次,组织发动21个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2000多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80多次,清理疏通河道12公里,清理水塘5处,共清理垃圾110多吨。决策落实“在一线”

回乡干部把群众意愿和工作实际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定期列出重点工作任务,牵头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采取领衔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破解难题、现场办公破解难题等方式,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过人力、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解决乡亲的实际问题,解决一批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问题。通过队员捐款、向社会募捐、争取各级经费等方式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募集资金6万多元,为民办实事好事121件。矛盾化解“在一线”

在回村工作中,干部时刻把家乡的和谐稳定放在心上,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尤其对社会治安,农村山林、土地、水利、坟山等四大纠纷和姓氏宗族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对一些干群矛盾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妥善处理。对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说明情况,解析原因,宣讲政策,让他们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促进矛盾化解。到目前止,共化解矛盾纠纷30多件。扶贫帮困“在一线”该镇回乡工作队充分利用部门职能和自身优势,用足用活各项有关政策,积极为家乡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扎实推进农村水利、公路、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跟踪协调及服务工作。如回乡工作队了解到大平山镇初中食堂建设资金短缺,项目建设难以推进后,通过与县教育局沟通,争取了8万元解决了问题。目前,通过协调交通、水利、民政等部门,争取到民生项目6个,总投资达70多万元。作风转变“在一线”

驻村回乡工作坚持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工作要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带着真情、真意、真心,开展“大走访、大回访”活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每到一户,详细记录受访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汇总,采用各种办法逐一解决,用“辛苦指数”换来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干部作风的转变,树立起了工作队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新闻推荐

清洁乡村的“大脑革命”

“环保世纪行”中,记者捕捉到一个细节,各地汇报时都着重强调“自觉把垃圾放到垃圾箱正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放垃圾到指定点这个微不足道的动作,要让所有群众农民认同...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