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手机是否引雷?” 专家:手机引雷不是关键,但却可引发危险 雷雨天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

玉林日报 2013-08-22 03:44 大字

□本报记者钟小启实习生孙雯雯通讯员卢崴专家近日,北京首都机场一位机坪保洁人员现场作业时不幸遭遇雷击身亡,因事发时其身边带有手机,这引发了网络上关于“手机是否引雷”的大讨论,8月17日,安徽黄山景区也发生雷击伤人事件,致3人受伤1人死亡——保洁人员不幸遭遇雷击身亡,央视还针对该事件做了雷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开机就不安全。手机是否引雷?雷击的原理是什么?雷雨天气应该如何防雷?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玉林市防雷减灾中心咨询了相关专家。原理:手机引雷不是关键手机是否引雷?雷雨天携带手机是否安全?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玉林市防雷减灾中心副主任刘兴智介绍,从理论上讲,手机所产生的电磁波是很小的,小到很难吸引到雷电。“手机引雷是个低概率事件,只是因为现在带手机出事故的比较多,所以人们就一味觉得都是手机惹的祸,事实上,手机只是一个附加因素,事发时所处的环境和位置才是主导因素。”刘兴智解释。

刘兴智进一步介绍,根据雷电喜欢击打制高点的原理,雷雨天气时处于空旷位置或山顶等就很危险。“被雷电击中当事人几乎都处在空旷的地方,不是机坪、农田,就是在高的山顶等,这些地方都将人置于制高点的地方,因而才引发危险。”

刘兴智还说:“当然,当自身已处在制高点,又拿出手机来玩,或者带有金属伞、手表、金饰等物品,就更会增加了被雷击的概率,因而,只能说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金属物品等会在处于制高点这个前提下加剧危险,并不能绝对地将手机作为引雷的主导原因。”

虽然“打手机会引雷”的说法还没有科学验证,不过刘兴智还是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是在室外的话,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还是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更为安全。

针对很多网友指出多起事故发生后手机都毁坏的现象,刘兴智指出,这是因为人在遭受雷击后,其体内的电量需要释放,若此时手里拿着手机等导电体,电流便会通过这些导体释放,在这个过程中便会损坏手机。发现:雷电隐患不容忽视记者在市防雷减灾中心还了解到,每年因雷雨天气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这些事实给人以血的教训。撇开远的不说,就今年上半年,玉林市就发生两起雷击身亡事件。一起是3月份兴业县一农户在雷雨天时下地摘菜,不幸被雷击中;另一起是4月份福绵管理区新桥镇一村民被雷电击中头部,四窍出血身亡。刘兴智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防雷这方面有采取防雷预警、防雷宣传等措施,但还是存在部分群众防雷意识薄弱的情况。相比城市而言,农村防雷工作更有待加强。

刘兴智介绍,农村防雷工作不足主要体现在落后的防雷意识和缺少必要的防雷装置。“很多农民都不知道如何预防雷电灾害,甚至盲目地觉得只有做坏事才会遭雷击,又因为经济落后的关系,农民往往难以承受或不愿意支付防雷装置的费用支出,加上做农活时经常去到空旷的场所,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雷击风险。”

刘兴智还指出,相比农村,城市则更容易因室内电器而引发危害。他说:“这主要是因为感应雷的关系,感应雷指的是当雷电发生时,像电话线、天线等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缆上所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感应,它会导致电线导体电压瞬间上升从而使得家用电器烧坏,甚至烧毁。”防雷措施:室内室外都要小心夏季雷雨天气频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雷电危害呢?当面临突发紧急状况时应当如何处理呢?对此,刘兴智建议,室内室外都要小心,多掌握防雷知识、树立防雷意识是关键。

如果是在室内,雷雨天气里应当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滚地雷侵入。此外,最好把室内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尽量避免拨打固定电话,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是对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还有切忌不要在雷电交加时洗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因为雷电极有可能会沿着水流、太阳能装置袭来。刘兴智提醒室外的危险性要远远大于在室内。如果是在室外的话,首先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旦看到雷云,就应该立即寻找庇护所,比如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等,绝对不要在大树下或者空旷的地方躲雷避雨。其次,打雷下雨时不要停留高楼平台上,不要呆在电线、铁轨、金属栏杆和其他大的金属物体旁。再者,雷雨天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

“如果在雷雨天,感觉到头、颈、手处有蚂蚁在爬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同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刘兴智补充道。

除了室内室外的防雷知识,建议企业、农村等可以定期开展防雷讲座,普及防雷知识。此外,一些年代已久的防雷装置也极有必要进行年检,从而确保安全性。▲记者从市防雷中心了解到,每年因为雷雨天气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图为一电器装置被雷击坏。

新闻推荐

兴业开通县镇两级远程视频系统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