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业县山心镇山心村发挥村民理事会这一农村自治新模式的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参与“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 打好“理”字牌乡村靓起来

玉林日报 2013-06-22 03:50 大字

一脚踏进兴业县山心镇山心村,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宽阔的水泥路村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这得益于‘村民理事会\’这个农村自治新模式,农民主动参与‘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山心村党支部书记文礼义如是说。

小小“理事会” 理清村里大小事

山心村有4700多人,38个村民小组分成6个自然片。由于村落分散,镇、村的管理服务有时鞭长莫及,一些农村工作难以开展。针对这一现状,山心村从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入手,引导成立村民理事会,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据介绍,“村民理事会”成员由各村民小组推举德高望重、处事公平的村民或者在村里居住的退休干部组成,每个理事会基本上有3至5人,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由这个理事会商量着办,这使得村民们对村里的日常事务不仅有了知情权,更有了参与权。村民理事会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理”出了农村的新面貌。

“目前,山心村6个自然片已经有5个自然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与村干部共同管理村中公共事务,村民理事会不但弥补了村干部人员不足、村委会管理难以到位等问题,还促进了农村民主建设和社会稳定。”文礼义说道,在山心村,无论是村庄规划还是农民建房,无论是“一事一议”项目落实还是民事纠纷调解,处处都有村民理事会成员忙碌的身影。

“村民理事会跟村民沟通起来很方便,让村民感觉心平气顺。”山心镇副镇长、宣传委员吉善斌告诉记者,村民理事会为村民参政、议政搭建起一个平台,改变了过去由村干部包揽村政村务的做法,从“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

打好“理”字牌 破“垃圾围村”难题

今年,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如何科学地、常态化地开展“清洁乡村”工作,提高镇、村、屯三级联动管理效率?这成为当前急需破解农村环卫的一道难题。

在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中,山心镇山心村的5个村民理事会担当责任和发挥功能作用,理事会成员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的做法和意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

农村“点多面广”带来的资金问题,是当前“清洁乡村”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针对现状,各片村民理事会牵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自筹资金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并制定屯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经过商量决定,按每人每年缴纳3元钱作为“清洁乡村”活动的专项资金,活动资金由村民理事会管理使用,做到“阳光操作”,并接受村委会的监督。村民理事会还聘请了5个保洁员负责各村的垃圾清运。

“‘美丽乡村\’建设以村民为主角,需征得村民点头同意。”山心村大坡片村民理事会会长梁瑞荣告诉记者。

“每个人一年才交3元钱,就有人上门收垃圾,改变了村容村貌,我们都非常支持。”山心村大坡片的农民何家谋说道。

此外,理事会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清理村道、河道垃圾,并不定期地发动村民搞集中整治,每周发动村民开展一至两次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活动。根据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村民理事会还争取到财政和村里的资金,加上群众自筹资金,硬化了3条村道共1.8公里,绿化了村庄,还按人口密度建立了垃圾池16个。

在村民理事会的带动下,村道边的塑料袋不见了,年代久远的建筑垃圾被清运走了,村里环境焕然一新。看到渐渐整洁的村容村貌,村民群众也不再随意丢弃垃圾与杂物,还自发加入了清洁队伍。

“村民理事会扎根于农村,带着乡土气息,最懂得农民需要什么、想什么。村民理事会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农民的监督,村民理事会的每一份成绩都书写在农民的心头。”梁瑞荣说道。

新闻推荐

外出打工多年不仅自己家的田没人耕种也看到别人好多地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