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建示范长廊“春色满园”

玉林日报 2013-05-13 03:12 大字

山心茶叶、城隍酸料、大平山工业、葵阳建材、石南蔬菜……一块块闪亮的“招牌”,闪耀在324国道兴业段沿线。

一年多来,兴业县通过开展党建示范长廊活动,在324国道沿线的大平山、石南、葵阳、城隍、山心等5个镇,大平山机械工业园、石南食品产业园、葵阳建材产业园、城隍轻化产业园4个园区,打造了村党组织示范点28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示范点8个,打响了20个产业特色品牌,带动了10万名群众致富,可谓“春色满园”。从“小作坊”到“大品牌”

山心茶叶是兴业县的一块金字招牌,殊不知,几年前,由于茶叶种植、加工模式单一,各个茶厂陷入恶性竞争,导致当地茶叶产业利润缩水,茶农收入不断减少。渐渐地,企业意识到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走出困境。

2012年,该镇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成立了茶叶协会党支部,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带茶农,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树状式发展链条,并实行“统一农资购进、统一配套技术、统一种苗引进、统一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统一营销服务”的“五统一”管理方式,有效防止产业内的无序竞争,使松散的成员关系变成为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该镇已建立茶叶基地6个,面积约485.6公顷,辐射带动周边30多个村1469户的茶叶种植户。茶叶更是远销东南亚,茶品牌享誉海内外。每年茶叶产业实现产值3500多万元,提供税收100多万元,产业链党组织覆盖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从“贫困村”到“致富村”

葵山村位于石南镇北部,四面环山,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而如今该村成了“致富村”,村里一条条宽敞的村屯道路依山而建,村委办公大楼焕然一新,标准化村卫生室即将正式开诊,村图书室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转变缘于该镇去年召开的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会。会上,各村竞相展出自己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党建品牌及村主导产业项目。葵山村村支书莫凤志亲身感受到自身的差距,立即向上级“问路”、向同行“取经”,为村民找出了一条党建与致富双赢的路子。

利用挂点单位支持,争取资金、项目,为4个自然村硬化村道共4600米;改善村委办公设施,进一步规范了村级组织;设岗定责评星,让党员公开承诺责任,调动了无职党员积极性;采取“公司+农户”发展养猪业的经营模式,引导零散的养猪户发展养猪业……经过努力,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增强,改变了以往村“两委”班子行事散漫、班子不团结,基础薄弱,发展思路不明等现状,葵山村新发展的思路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脱掉了“贫困帽”。从“农业小镇”到“工业大镇”“我们工业园区的征地工作大家都比较支持,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开展的‘六个联动\’党建工作,让村企亲如‘鱼水\’。”大平山镇党委书记周鸿杰如是说。

经济发展,党建搭桥。去年,该镇积极寻找党建与经济建设最佳融合点,开展了村企“管理联动、效益联动、科技联动、教育联动、文化联动、和谐联动”等“六个联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资源、人力上优势进行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大苏村党总支部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动员群众拿出1200多亩荒坡丘陵山地,统一规划,建立工业园区,为春茂电气、汽牛收割机项目、六万林场胶合板、三一重工等30多家企业顺利落户园区解决了用地难的问题。而企业充分利用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招工、公益事业和村民发展生产等方面给予村民大力支持,安排1600多名群众在园区工作,许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走在324国道兴业段,一座座工厂掩映在山坡绿林中,厂区错落有致,工地上运输车辆来往穿梭,吊塔横空挥舞,标准化厂区内机器轰鸣……大平山镇实现了由“农业小镇”向“工业大镇”的华丽转变。

新闻推荐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成效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