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居民环境“自治” 圩镇面貌一新

玉林日报 2013-04-25 03:56 大字

蒲塘镇变靓了!街道干净整洁,商铺牌匾整齐划一,每家每户门前整齐摆放着扫把和垃圾铲等清洁工具,井然有序的居住环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可喜的变化源于该镇居民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形成了自觉清理、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卫生清洁由“整治”变“自治”

“变化大了。”说起蒲塘镇的环境,居民们竖起了大拇指。“以前,垃圾乱扔乱放,环境卫生差,大伙都不愿坐在街边聊天。现在镇里的老老少少都行动起来清洁家园,并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临近傍晚,居民们三五成群聚在街边聊天。知道记者来采访,正在畅聊的黄进容阿姨走过来拉着记者的手,尽说镇里环境卫生的大变化。

“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每周开展两次大扫除,群众看见了也主动加入清扫行列,共同爱护圩镇环境。经商者划行规市,自觉规范店面摆设。”该镇副镇长李剑华介绍说,“久而久之,居民们都自觉起来了,每到傍晚时分,大伙就行动起来,打扫自家房前屋后。”

“扫好了就堆放在一起,方便清洁工来拉走。”居民李大叔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举动,但久了大伙便发现,就是这小小的举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现在谁家门前的垃圾扫得晚些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现在的垃圾比以前多了近两倍,但工作量少了近三分之二。大伙都自觉清扫街边垃圾,我们只需装载、拉走就行,方便了许多。”该镇52岁的环卫工李祖义已在这岗位工作了18年,他见证了蒲塘镇环境卫生的变化历程。

如今,傍晚时分的蒲塘街道依然热闹。晚饭后,居民从家中走出,或沿整洁的街道散步聊天,或到清澈的小河边享受一份凉爽,或到新建的文体广场活动筋骨。

清洁经费由“独资”变“合资”

环境的治理,除了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全民参与,还需要配备基本的设施。今年以来,该镇投入6万多元治理圩镇的脏、乱、差,但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垃圾桶、运输车、工人工资……样样都离不开钱。”李剑华告诉记者,以前圩镇环境的治理费用大都由政府出资,现在居民自觉掏起了腰包,每户每月5元。

“开始的时候,有些居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后来发现镇里的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大家的疑虑逐渐消除,都自觉缴纳费用,现在许多居民一次就交了全年的费用。”李剑华说。

“每个月交5元钱,再自觉清扫自家垃圾,居住环境好起来了,何乐而不为呢?”该镇居民如是说。

新闻推荐

兴业县今年将建200套保障性住房

...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