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风偏瘫仍坚持站在教学一线,不因身残而退缩 “坚强教师”黄海珍 用半边身体撑起三尺讲台

玉林日报 2012-09-16 04:20 大字

15年来,黄海珍就这样拖着蹒跚的步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去课堂的路上。

黄海珍的事业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扎根于基层的教师,她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为乡村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己的热情。即使,她身患残疾,依然坚守着那块神圣的三尺“阵地”。

她是兴业县葵阳镇中心小学一名普通教师。15年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造成左侧肢体偏瘫,15年来,她直面命运的挑战,拖着蹒跚步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去课堂的路上,一路“走”来,铿锵有力,留下的是一个基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离开讲台,见不到学生,我这心里空荡荡的,比生病还要难受”

执教以来第一次“缺课”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如果不是1997年的那一场厄运,黄海珍“教书育人”的梦想或许比今天要美好许多。

1985年秋,黄海珍师范毕业,风华正茂的她满怀激情,步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讲坛,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从事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职业,勤勤恳恳地耕耘,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教师的光荣职责。

1997年8月20日,命运和黄海珍开了一个玩笑,让她的梦支离破碎。

“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头昏昏沉沉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一路强撑着走回家,居然开错了邻居家的门。后来是邻居把我送回家的,躺在沙发上,便不省人事了……”那一天,黄海珍如今还清楚记得。

随后,她被紧急送往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确诊为脑血管畸形造成脑出血,经过抢救,她从死神边上被拉了回来。两天之后,苏醒过来,她躺在了重症监护室里,动弹不得。因为这次“重创”,造成左侧肢体偏瘫,左手左脚失去了知觉,只有右手右脚能活动。这成为了她一辈子摆脱不了的痛。

一个月后,黄海珍出院了,此时的她,手中多了一根拐杖。

在黄海珍的印象中,病倒之前,她还未曾因为什么事情请过一次假,缺过一堂课,这是她执教以来第一次“缺课”。

“我丈夫为我向学校请了一个学期的假,那段时间也是我最失意的日子。离开讲台,见不到学生,我这心里空荡荡的,比生病还要难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黄海珍教课的决心始终不减。

“只要我的手还能动,脚还能走,我就会坚持下去,不离开这个讲台”

直面命运带来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可以申请病退。

然而,肢体的缺憾没有遏制她对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热爱,反而激发了她生命的潜能和气魄。

打那时起,黄海珍听从医生的嘱咐,在治疗的同时开始积极锻炼。刚开始,她支撑不起自己的身体,丈夫钟于春给了她力量,用双手固定她的左脚,一点一点往前挪动;为让了让她左侧肢体尽快恢复知觉,丈夫除了坚持每天帮她按摩之外,还“狠心”地要她扶着墙,在阳台上做下蹲动作,每天100下;为了让手脚更灵敏,她咬着牙把家里的小件家具挪到别处又搬回原位……功夫不负有心人,仅过了两个月,黄海珍便甩掉了拐杖,可以慢慢独立地挪动脚步,她的坚强创造了奇迹。

“坚持吃药、锻炼,坚持梦想。”黄海珍说,是这“两个坚持”支撑着自己,一步一步站了起来,坚持吃药是为了身体更快好起来,坚持梦想,是让自己获得更大的精神支撑。

1998年3月,经过半年与病魔的抗争,黄海珍终于又重新站上了久违的讲台。黄海珍上班后,尽管走路一瘸一拐,异常艰难,可她十分开心。

上课时,尽管讲台上有凳子,但她坐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教数学课板书任务大,她就用身体左侧贴着墙,右手在黑板上艰难而又工整地书写。

从家里到学校有将近1公里的路程,是丈夫每天从5楼的家中把她背下楼,再用自行车把她送到学校,一天两个来回。

“刚开始连站都不太站得稳,她是咬着牙顶下来的。”葵阳镇中心小学校长覃礼范介绍,半身不遂的黄海珍起初需要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板书,还要一瘸一拐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挨个指导学生,每节课下来,都会大汗淋漓。

从办公室到教室只有短短的30米路程,但行动不便的黄海珍却要比正常人多走几分钟,所以每当她有课时,她都比别人先走,提前是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

每逢周末,在教师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黄海珍批改作业的身影。“我半边不遂嘛,坐久了,左边的身体会麻,需要经常活动,不能长时间坐着,这样有时候作业就改不完,需要利用周末来改。”每当有同事提出帮她批改作业时,她总婉言拒绝,她说:“我已经够麻烦同事们了,不能再添麻烦,再说,不自己批改作业又怎么能掌握学生的情况呢?”

就这样,15年来,凭着执著和坚毅以及对教书育人的一腔热忱,她直面命运的带来的挑战,克服一切困难,昂头挺胸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黄海珍常常说着这么一句话:“只要我脚还能走,手还能动,我就会坚持教下去,我不想离开这个讲台。”这就是她的信念。@@@

“只要能继续站在这个讲台上,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

从未退缩的生活强者

一个人的命运总会有许多变数,有时候是阳光灿烂,有时候是乌云密布。面对不幸与曲折,她从未退缩。

2007年,噩运再次降临到渐渐步入“正常”生活的黄海珍身上。这一年,丈夫钟于春因病突然离世,丢下她和12岁的儿子,还有年迈的公公、婆婆。一个她生命中能为她及她的教育事业共担风雨的人离自己而去,这比中风更打击她。

“刚爬起来,不能再倒下去。”回想起那段往事,黄海珍眼里泛起了泪花。是婆婆的关爱,让她走出了那段阴影。在丈夫离世后,她承担起来照顾婆婆和儿子的重任,同时教学事业也没有松懈。

如今,黄海珍住在葵阳镇中心小学分给的两间瓦房里,她是学校里唯一烧柴做饭的,在她房子的走廊里,堆满了她和婆婆拾来的树枝和树叶,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长期的治疗,让这个家一贫如洗,现在黄海珍虽然已经不用拄着拐杖上课,但是还需要每天服药,一个月需要600多元的医药费,这几乎占去了她工资收入的一半。

生活虽然很清贫,但她很乐观。“能吃饱就行,其他什么都不求,只要能继续站在这个讲台上,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黄海珍告诉我们,尽管自己的生活非常拮据,行动也不便,年龄也在增长,但是她没有想过提前病退。对于学生的喜爱,对于理想的追求,这些会一直支撑她走下去。

“对于我来说,付出的最大回报就是换来一个个学生的成长”——

付出成为最大的快乐

至今,黄海珍已是执教达27年之久的老教师了。

长期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她对那些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用一颗“妈妈”的心去呵护。爱生如子、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在她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黄海珍始终坚持着这样的教学理念。

葵阳镇是一个典型外出务工镇,留守儿童特别多,对于这些留守儿童,黄海珍是最担心,也是最操心的。平时在课堂或者课外活动时,发现这些留守学生情绪低落时,她总能及时做思想工作,开导他们,打消他们的孤独感和厌学情绪。在黄海珍教过的学生中,有位名叫吕德英的女生,黄海珍发现,这位女生总是在课堂上流眼泪,也没在学校开早餐。于是,黄海珍就主动找她谈心,小英说她爸爸过世了,妈妈改嫁了,没有人理她,心里很难过。黄海珍耐心地开导她,并帮她补习,看见小英身上的衣服很单薄,还把自己不多的几件外套送给她……黄海珍的爱彻底改变了小英,她的学习态度慢慢发生了改变,也愿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了,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许多,成绩慢慢有了上升。

黄海珍常年看病吃药,本来就没什么钱,但是每次学生参加比赛获奖或者进步明显时,她都会从自己的兜里掏钱出来买些笔和作业本,奖励给学生,平时也会给一些有困难的学生一些捐助,为三尺讲台黄海珍倾注了全部的爱。

对于黄海珍的付出,学生们也有自己的回报:每当下雨,同学们都和她说,老师您慢点走,雨天路滑;去上课时,同学总抢着帮她提作业、拿讲义;逢年过节,许多学生从家里带来瓜果让她品尝……说到这些,黄海珍很知足。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而黄海珍却一直默默地坚守着,对于她来说,付出的最大回报就是换来一个个学生的成长。

采访后记

超越自我,这是黄海珍的一直以来的追求。生活的艰辛与自身的遭遇,经过这些年的风雨与跋涉,已经变得渺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不言放弃与永不服输,黄海珍的心更加宽广,更加坦然。从教20多年来,黄海珍获得大大小小的荣誉有50多项,写下的备课本有100多本,这些“光环”和艰辛,在采访过程中,黄海珍只字不提,对于黄海珍来说,她无悔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荣誉的取得只是她更加奋进的精神动力。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覃礼范校长告诉我们,黄海珍做了20多年的老师,如今还是小教一级职称教师,这是她一个小小的遗憾。这些年来,因为生病,她错过来许多晋升职称必要的考试,同时她无法操作计算机,所以一直未能参评高级职称。根据黄海珍任职资历、教学业绩等,目前,学校已经着手为她争取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弥补她这一小小的遗憾。

新闻推荐

绿色食品,玉博会上受青睐

在第九届玉博会上,兴业县在商品展销中主打“绿色食品”品牌,组织了县内的土三黄鸡、茶叶、大米等知名食品进行重点展销展示,受到了各地客商的青睐,让客商们进一步了解了兴业...

兴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业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