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勤晓:用爱心构筑一道心灵港湾
新闻核心:看见邻居几对父母只顾到外地打工挣钱,把父母的抚养、监管、教育义务甩给“空巢老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采取了自己认为必要的措施——19年来,她先后把11名“留守儿童”带到自己身边,管吃、管住、管教育,教育他们做好人,强身体,读好书。这些“留守儿童”在这个“特殊母亲”教育下健康成长,有的已读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在读书,他们都没有成为社会“问题少年”。这位人民教师的社会责任心,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她,就是名山中学班主任老师梁勤晓。
父母不监管我来献爱心
名山中学校长林莲告诉我们一件事:该校40多岁的梁勤晓老师以爱心勇担社会责任,19年来把容县、兴业县两地的11位“留守儿童”先后接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管教育,她的举动感动了全校老师。
我们慕名走访了梁勤晓老师,她向我们讲述了事情缘由。
1993年,梁勤晓和容县一名干部结婚(两人至今两地分居)。当年8月,丈夫很感慨地向她说起家乡的一件事:村里有一对夫妻,竟然把仅8个月大的儿子交给“空巢老人”便远去广东打工挣钱了,而且几年都不回家。说者无心,当老师的梁勤晓却十分焦急,因为她懂得,如果小孩从小失去父爱母爱,失去监管,孩子就会逐步变成社会的“问题少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决定把这名“留守儿童”接到家里,送他上学读书,像母亲那样呵护他。这个孩子小学毕业后,就跟着梁勤晓来到名山中学读初中,并在梁勤晓这个“特殊母亲”的关爱下完成了初中学业,然后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成为父母事业的接班人。
此后,领养“留守儿童”成了梁勤晓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19年来,梁勤晓先后监管了11位“留守儿童”,只要是家乡的“留守儿童”,她都愿意领养教育。“能帮就帮,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尽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这就是梁勤晓的初衷。
11名“留守儿童”,梁勤晓保证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能考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她都全力以赴供读。石玉岚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梁勤晓从小就把她接到身边照顾、教育,如今她已在玉林读高中。“不是妈妈,胜过妈妈,妈妈只生我的身,是梁妈妈教我读书,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这是石玉岚对梁勤晓的感恩之语。石玉儿,也是从小在梁勤晓身边长大的一名“留守儿童”。石玉儿初中毕业后,已经以健康的身心从梁勤晓家走上社会,并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
目前,仍有7名“留守儿童”在梁勤晓身边读初中,她一周要找两人谈心,把他们缺失的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一天,一个孩子无意中叫梁勤晓做妈妈,梁勤晓也答应了。当这位孩子发觉叫错了,不好意思之后却对梁勤晓说:“您不怪我吧,我真的好想这样永远称呼您。”梁勤晓心里满是欣慰,而7个“留守儿童”抱成团,努力学习,这更让“妈妈”开心。
关爱留守儿乐把苦吃尽
梁勤晓有一个女儿,她关心这11名“留守儿童”比关心自己的女儿所花的心血还要多。大件厚点的衣服,梁勤晓帮他们洗,有好菜给他们挟,每人的零花钱平均分配,女孩子比男孩子多一点。打工的父母给孩子们带来钱、米、油,大家一起开支不分你我。梁勤晓工资不高,每月要拿出来补贴孩子们,基本“月光光”,有时还透支,而她没有半点怨言。为了11名特殊儿女的成长,梁勤晓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比如,孩子小时在中心校读小学,梁勤晓每天都要接送。19个冬去春来,梁勤晓的脸上刻下的是孩子们成长的轨迹。尽管为了这个“特殊家庭”家务事很忙,可梁勤晓没有影响教学工作,她刻苦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成为玉州区的先进教师。
当我们问梁勤晓老师为什么这样热心关爱“留守儿童”时,她说:“孩子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也不容易。可是,父辈对子女的监管失控,就有可能出现左手打工挣钱,右手葬送孩子前程,甚至将孩子送进牢房的现象。多帮教一个,社会上就少一个‘问题少年\’。我是一个人民教师,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我愿意辛苦一点。”
梁勤晓老师的爱心奉献,得到了全校老师的称赞。
新闻推荐
本报兴业讯近日,兴业县高峰镇一中获得由自治区体育局赠送的一批价值近20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这批器材共13件,包括腰背按摩器、平行梯、三位蹬力器、臂力训练器、太空漫步...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