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贫困村贴上幸福“标签” ——兴业县葵阳镇安东村之变
新春伊始,吴桂浩便开始在自家的养鸡场里忙乎着,灌水、放料。他家的鸡场安装了自动喂料系统,1.4万只鸡在鸡场里悠闲地“溜达”着,饿了,伸头到自动喂料盘里啄食解馋;渴了,抬头对着自动饮水机喝水止渴……像吴桂浩一样,安东村的许多村民靠养殖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地处六万山脚下的安东村位于葵阳镇南部,属革命老区村、库区移民村、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900多人。过去“交通基本靠走、开会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偏僻小山村,如今面貌已大为改变,水泥硬化路延伸到了各个村民小组,村民们住上了安全漂亮的楼房,用上了沼气……这一个个变化,正是安东村的幸福“标签”。
基础设施之变——
筑起致富路“变了,变化大了。”村党支部书记刘业祯还清楚地记得,过去安东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水泥路”,由于路不通,村民做买卖也全靠脚力,农产品靠肩挑背扛转几道才到公路旁……安东村群众对公路有着太多的期盼,交通滞后,成为了制约安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200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扶贫部门和老区建设大会战办公室的帮助下,安东村走上了自主修路、脱贫致富的奋斗之路。群众积极捐资并无偿投工投劳,修建了一条10公里长的硬化路,彻底改变了安东村多年来出行不便的困局。“路通了,大量收购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民就地销售,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损耗大、成本高的问题,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刘业祯如是说。特色产业之变——
系上“金腰带”“我家现在养有两万多羽鸡,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7万元”、“我去年共养牛40多头”……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民们纷纷向记者亮出了他们的“家业”。如今,养殖已成为安东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业。
安东村一直有养鸡、养猪的传统,过去由于受科技知识欠缺、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该产业几经折腾,发展不快,伤了村民积极性,多数村民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近年来,兴业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把产业开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内容,充分运用产业开发补助资金,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帮助该村发展特色致富产业,通过资金、人才和产业帮扶,充分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自觉性,为该村系上一条发展的“金腰带”。几年间,安东村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有230多户养鸡专业户,年出栏肉鸡250多万羽,发展种植荔枝80多公顷、龙眼110多公顷、西瓜8公顷。现在回村创业的村民多起来,村里也涌现出了许多养家禽家畜的养殖大户。“扶贫攻坚实施,犹如一股‘春风\’,送来了‘致富经\’,带来了好生活。”走上致富之路的养殖能手梁福勤对党的关怀和富民政策竖起了大拇指。民生保障之变——
打开幸福门
和梁福勤一样有着同样幸福感的还有村民陈世媛,“以前住在土墙瓦房里,如今住楼房,煮饭用沼气,喝的是自来水。”面对今非昔比的家园,让陈世媛如做梦一般,安东村的发展带给她生活的改变还有很多。“贫困有人帮、种田有补贴、生病有新农合,如今养老又有了新农保,村里不仅修建了灯光球场、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还组建了文艺队,每天晚上村里热热闹闹的。”如今的幸福生活,让陈世媛感到自己就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得很安逸。
新闻推荐
A.2月下旬:李花——玉林市郊龙安镇。B.3月下旬:杜鹃、吊钟——大容山中段望军山。C.5月下旬:高山花海——金秀县圣堂山。注意,因气候影响,花期并不确定,想观花的朋友,可以...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