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绥德中角幼儿园园长霍玉芬:“我的教龄与教师节同龄”
记者 马蕊 通讯员 杨聂而
1984年,21岁的她站上了讲台,一站就是37年。37年来,她从孩子们的“大姐姐”变成“阿姨”又变成“奶奶”,岁月改变的是她的容颜,不变的是她对孩子们的那份爱。
37年,她的教龄与教师节同龄。一路走来,她始终保持对教师职业最大的热情。霍玉芬说,孩子们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孩子们,这一辈子她只会教书,而且乡村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只要还有力气站在讲台上,她就会一直站下去。
她就是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绥德中角幼儿园园长霍玉芬。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自从有了幼儿园,孩子不想爹和妈,吃喝拉撒全包下,快乐成长好娃娃。”这是当地家长和群众编给绥德县中角镇中心幼儿园的顺口溜,也是该园的真实写照。作为幼儿园园长,霍玉芬始终以“经营幼儿园就是经营我们的家”为理念,以身作则,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育儿环境。
在工作中,保教保育她一马当先,脏活累活也首当其冲。“担任园长多年来,霍玉芬每天坚持早到1小时,晚回2小时,如有事就留园居住,打理好园务。每个双休日、节假日霍玉芬都要去园里走走看看,除除杂草、浇浇鲜花、打扫打扫草坪,确保孩子们进园后有一个干净、温馨的环境。假期的幼儿园太无聊,没有孩子们的笑声,怪冷清的。”霍玉芬每日吃住与孩子们一起,亲自为幼儿们打水盛饭、梳头盖被、擤鼻涕、擦屁股。“时间长了,园里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我不嫌脏。”
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超过家人,早已成为了绥德县中角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霍玉芬的常态。当一两天乡村教师不难,难的是扎根乡村,霍玉芬扎根乡村教育37年,用心耕耘、用爱呵护,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带出去2000多名学生
“妈妈走后,我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2006年,学生小亮(化名)吃着霍玉芬亲手做的饭,感动极了。院子破旧,窑洞脏乱,自从父母离异后,小亮上课没有从前积极主动,经常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当时是中角镇中心小学老师的霍玉芬及时发现,打消了他辍学的念头。“以后想吃什么告诉我,霍老师给你做!”后来,小亮不但没有辍学,在霍玉芬的帮助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现已完成学业,在西安市某行政单位上班。
在农村,像小亮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靠爷爷奶奶带着。作为幼儿园园长的她,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妈妈。37年来,霍玉芬自己也记不得她带出去多少个孩子,“2000个总是有的,孩子们考出好成绩,走出乡村,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从1984年任教以来,霍玉芬始终坚信“爱,就是生活,爱,就是灵魂,爱,就是一种力量,没有爱的教育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句话,在家乡这片沃土用爱心和耐心教会家乡农村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让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
大自然就是农村孩子的“活教材”
“农村孩子怎样才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霍玉芬尝试各种方法寻找答案。带孩子们到安全的菜园,看新鲜的蔬菜,向他们讲解蔬菜对身体的益处;带领孩子们拾捡废弃的饮料瓶、奶粉桶,教育幼儿环保从我做起,师生协作制成杠铃、拉力器、梅花桩……在霍玉芬的带领下,园里的老师们逐渐明白,一日生活皆教育,大自然是“活教材”。
作为园长,霍玉芬争取一切机遇加强院内教师培训,建立了专业教师和转岗教师帮扶制度。并且从自己做起,利用节假日亲自带领教师外出学习,与西安市西缆幼儿园“手拉手”,请来名师现场指导。开展家访制度,为家长宣传幼教的科学知识,光她亲自上门走访的家庭就占园里幼儿家庭总数的80%。通过对园里教师的潜移默化,科学启蒙、寓教于乐,使全园形成了保育员“母亲化”、保教员“儿科化”、言行“幼稚化”、服务“微笑化”、育人“亲情化”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保障了幼儿在体、智、德、美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绥德县首届好校长、陕西省最美乡村女教师、TCL希望工程烛光奖提名奖……面对鲜花和掌声,霍玉芬总是谦虚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7年,正好是教师节设立的第37年,我切身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荣誉,也见证了绥德教育的突飞猛进,这是我的荣幸,也是这个时代的幸运。”这是一个乡村女教师最真实的感受。
新闻推荐
蓝色彩钢板屋顶的羊圈整齐排列,在黄土高原上十分醒目,600多只小尾寒羊在阳光下悠闲地吃草料。食用菌大棚内,几位年龄稍长的...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