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员曹梅 20余年坚守气象观测一线

三秦都市报 2021-06-16 01:48 大字

曹梅在工作中

对大多数人来说,天气情况是通过预报得知,而对西安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员曹梅来说,她总是“先人一步”感知天气变化。

气象站上空,直径约两米的白色氢气球缓缓升起。“这是探空气球,可以探测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曹梅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操作,动作很是娴熟。

气象人也是最美“逆行者”

19时15分、1时15分、7时15分,是每天探空气球的3次施放时间,全国120个高空台站同时施放,不能间断。

今年42岁的曹梅多年来一直上夜班。换好工作服,19时,曹梅和同事开始准备探空气球的施放工作。在特定地点充好氢气,将直径约两米的气球拉至室外,根据风向选择合适放球点绑好气球,再将一个白色盒状的探空仪绑到气球绳子下端。一刻钟后,曹梅和操作台前同事确定完毕,松开气球绑绳。气球携带传感器升空,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随之实时传回系统,直至上升到3万米左右的高空后,气球自动爆破。第二天7时15分,将第三个探空气球施放并将数据发报上级部门,曹梅这才完成一个班的工作。

在曹梅眼中,她的工作就是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不仅要长年累月地做下去,而且还要做好。“气象人也是最美‘逆行者’,下暴雨时大家往室内跑,我们得往室外跑。有时候轮休在家,遇到特殊天气过程,心里总是很忐忑,忍不住要到站上去看看。”曹梅说。

一张张证书见证着她走过的路

1999年,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的曹梅进入了绥德县气象局。那时,县级气象站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气象台站建在山顶上,垂直高度大约100多米,通车困难,曹梅每次上去都要待一二十天。回想以前的日子,曹梅说,当时各项气象数据均需人工观测,一天24小时轮班值岗,最难熬的是从凌晨1时到清晨的大夜班,不仅要在黑夜中到户外观测数据,中间更不能打盹,以免错过准点上报。值班之余,曹梅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业务学习上,2005年,她调至富平县气象局。

在多年的工作中,曹梅先后在国家一般气象站、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工作,经历了从人工观测到自动探测、从单套运行到双自动热备份、从单纯地面观测到综合探测业务一体化,见证了新时期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改革历程。一张张证书见证着曹梅走过的路,“全国气象观测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三等奖”“全国气象行业技术能手”“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西安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系统“绿色生态工匠”……面对这些荣誉,曹梅表现得很淡然:“我的工作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的奖项大多数是通过业务竞赛得来的。”

仰望天空,淡看云起,时至今日,曹梅在气象观测一线已坚守了20多年。文/图本报记者陶颖

新闻推荐

榆林市64个司法所获评全省第一批新时代“六好司法所”

笔者从榆林市“六好司法所”创建交流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榆林市加快推进司法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开展新时代“六好司...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