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森林面积增长到63.38万亩,覆盖率达22.77% 绥德森林资源实现“三增长”

榆林日报 2019-05-26 06:07 大字

龙湾城市森林公园与县城遥相呼应。杨彬摄

本报见习记者 陈静仁

上世纪末开始,绥德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建设”“退耕还林”有关政策,把造林绿化作为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民生实事,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开启了绿化造林“接力赛”,描出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绿色画卷。

据统计数据显示,经过20年的造林绿化,绥德县森林面积从1998年的18.34万亩增长到2018年底的63.38万亩,覆盖率从6.6%提高到22.77%,林木覆盖面积101.75万亩,覆盖率达到了36.57%以上,全县林地总面积17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09%,全县境内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7.4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实现了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增长”。

持之以恒——

生态之路跨越发展

20年来,绥德县共新增造林面积70多万亩,生态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月24日,记者走进毗邻绥德县城区的龙湾城市森林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在细雨滋润下显得格外娇绿,微风吹过,满山都是生命的气息……

“原来这里大部分都是耕地和撂荒地,常年风沙比较大,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经过我们多年来的植树造林后,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绥德县林业局副局长雷永嘉介绍说。

面积大、范围广、涉众多是绥德县生态建设的显著特点。20年来,该县仅退耕还林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3.29万亩,涉及退耕农户近4万户、11万多人,累计兑现资金近5亿元,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民总数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30%。

此外,多年来,该县重点实施“一城两区三园”,先后完成了城区14条街道、火车站、龙湾山综合公园、城区210和307国道北、西、南三个出入口绿化工程,实现了城区绿化全覆盖,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的验收。

绿色产业——

多管齐下蓬勃发展

绥德县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高的同时,主动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

核桃正是绥德县绿色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从2012年开始,该县就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分析对比核桃产地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光照、日照等多项数据,最终决定发展核桃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样板示范、典型引路”,先后打造了满堂川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崔家湾绿源核桃精品建设基地和绥德县绿源生态示范园,引领带动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涉及全县16个乡镇160多个村。

在绥德县绿源生态示范园,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200亩。该示范园负责人刘治国告诉记者,这里曾经也是一片荒地,2012年他开始在这里打造核桃产业示范园,通过经济林种植不断改造此地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园区现有资源,发展林业观光旅游。

除核桃之外,红枣和苗圃也逐步成为绥德县生态与经济效益有机循环的代表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红枣栽植面积达到14.64万亩,并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红枣产业链;苗木种植面积也发展逾1万多亩,年出圃苗木近1亿株,产值在2亿元以上。

森林管护——

筑牢生态安全“防护网”

“金山银山”源于绿水青山。20年来坚持不懈的生态环境建设,造就了如今绥德的锦绣山川。如何从源头上筑牢森林安全“防护网”,保护多年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成为该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此,2015年绥德县率先组建了森林管护大队,聘请了9名管理员和100多名护林员;2016年始,该县又结合生态扶贫,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273名生态护林员。目前全县护林员373名,统一配备GPS定位,成为榆林市首个通过GPS定位来完整保留护林员的行动轨迹,促其认真履职的县区,为保护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线。

在具体林木管理工作中,绥德县通过建立“网格式”管理模式,将全县的林木资源划分为多个“方块”,制定管护制度,划定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护范围,形成规范的“网格式”管理模式,实现县境内森林管护无死角、全覆盖。

新闻推荐

9岁男孩打赏快手主播近3000元 快手客服:如证实是未成年人的行为将退款

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微信上怎么有这么多消费记录?”5月3日,绥德居民马女士发现自己卡内余额突然分多次被刷近3000元。后来...

绥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绥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