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爱相随 那些人那些事 我们记忆犹新不曾忘记
回顾过去20年,有些人、有些事,或许我们不再提起,不是我们已经忘却,只是被放在心灵深处。我们用笔、用心记录下每一个热点事件、每一个有故事的人。回顾过去《华商报》关于榆林的那些引起广泛关注的报道,有没有哪些现在还能让你记忆犹新呢?
1 “书香榆林”报刊亭近七成闲置
事件梗概:2009年,榆林市邮政局以打造“书香榆林”为契机,在主要街道投放带有“书香榆林”醒目标识的邮政报刊亭,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0年7月,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60多个遍布榆林城区的“书香榆林”报刊亭,有40个左右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惠民服务工程,遭遇了尴尬的局面。
记者手记:小小报刊亭,传递的是书香、文化和精神。毫无疑问,打造“书香榆林”的动机,是榆林市上上下下重视文化建设的坚定决心。现如今,传统的阅读方式被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所代替,报刊亭也渐渐被冷落。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仔细研究、协商,帮助报刊亭转型升级,让全民阅读再次成为“新常态”。
2 榆林“最牛司法校车”被查
事件梗概:车前写着“警察”,车身写着“司法”,这样的警车却充当起了接送学生的“校车”——被网友称为榆林“最牛校车”的这辆司法警车,竟是套牌车。2012年2月28日,该套牌“司法校车”被榆林交警部门查扣,司机竟然是榆林市司法局下属单位政法干校的在编人员,套牌“校车”早在五六年前就存在了。
记者手记:权威调查显示,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当中最主要的“杀手”。因此,校车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强烈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家庭安心,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校车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推动校车安全管理迈上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 榆林8对残疾人举行集体婚礼
事件梗概:2013年9月15日,“聆听爱的声音”——榆林首届大型“圆梦·公益”残疾人集体婚礼在榆林阳光广场举行,8对新人在亲朋好友及现场500多名市民的见证下,许下一辈子的誓言:相携相伴,不离不弃。
记者手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每一个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追求,但对于残疾人而言,“爱”与“被爱”有时甚至是奢侈,他们渴望也希望能够寻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而这特殊的集体婚礼,不仅给了他们别样的浪漫,更让他们树立起了乐观面对生活的信心。
4 “沙盖妹”成卖野菜的百万富翁
事件梗概:1985年出生的榆阳区女孩张红春用榆林土生土长的沙盖,从家庭作坊式腌制到生产厂房扩充,从一桶一桶的零售到百万订单供不应求,白手起家,一步步打造出“沙盖妹”品牌,为自己装扮出一个精彩的世界。2016年3月2日,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张红春表示,她自打学会做饭后,就喜欢腌制豆角、苦菜、沙盖等,因为都是自己亲手做的,不添加任何辅料,然后就送给亲朋好友吃。目前,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沙盖妹”将走出陕西,进入更大的市场,像“老干妈”一样广为人知。
记者手记:张红春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养成了自立坚强、不畏困难的性格。她以一颗孝心开拓了创业之路。很多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她的创业初衷却是——“让父母有一个能看得起病的晚年”。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个80后女子把家安在了工厂,一边照料患病的亲人,一边忙碌自己的事业。
比起其他人的创业之路,她走得更加艰辛。愿“沙盖妹”张红春在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后,早日享受到创业带来的幸福和收获。
5 探班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片场
事件梗概:2014年,大型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在陕北拍摄,路遥小说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陕北乡村场景是如何还原的呢?华商报记者前往绥德县满堂川乡郭家沟村片场,一探究竟。
记者手记:《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真实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陕北乡村,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这个小山村因电视剧的拍摄“走红”,剧中所表现出的当代农村历史场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陕北的窑洞、陕北的玉米、五谷杂粮等场景让不少人觉得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电视剧热播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文化发展。华商报记者 贺静静 张云飞 杨虎元
新闻推荐
绥德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全局、脱贫统揽全局”的总体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七种扶持模式——组合拳发力拔穷根
本报通讯员张东红李慧绥德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全局、脱贫统揽全局”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工作体制机制,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为全县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创...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