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绥德县高家沟村产业扶贫让村民有盼头

榆林日报 2017-06-12 03:00 大字
高家沟村平整后的山地。张三林摄

本报记者 张三林

高家沟村是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的一个贫困村,距离县城27公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怎样改变高家沟村的落后面貌?如何早日脱贫走向致富之路?这些问题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和村民面前的难题。

事在人为,敢想敢干才有出路。2015年以来,高家沟村“两委”班子成员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积极寻找致富门路,最终形成了统一认识,那就是整体流转村里的土地,通过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里有了产业,我们的日子就有了盼头。”自从有了脱贫思路,也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大伙的思想解放了,事才好办”

“2015年冬天,我们村向县水务局争取到了宽幅梯田项目,但在推土的过程中,一部分村民由于思想保守,不同意将自家的耕地进行改造,更不愿意流转土地。”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增发介绍说,为了转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村委会数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班子成员和村里带头搞发展的致富能人挨门逐户轮流做思想工作,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争辩、解释、讨论、引导,村民的思想渐渐有了转变。

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后,高家沟村先后注册成立了盛德利、慧泽两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耕种困难的陡坡洼地开始治理,让撂荒的土地变废为宝,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集中流转土地2500亩。为了进一步开拓村民视野,去年村里还邀请市科协、市园艺站的专家,为村民作苹果栽培管理及大棚蔬菜种植的讲座。之后又带领16位村民代表到米脂县高西沟村,绥德县裴家峁现代农业园区、义合镇闫家渠村苹果产业园区参观学习,逐步增强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有产业,生活就有盼头”

如今,走上高家沟村至高点,看到大大小小的梯田沿山沟梁峁间分布,一台台推土机在不远处来回穿梭,场面甚为壮观。这里正是承载着村民致富梦想的希望田野。

高军富是高家沟村的贫困户,去年,他将自家的16亩地全部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交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用于发展山地苹果。“地虽然被用来栽种果树,但是我还可以套种小杂粮,忙完农活,我还能去合作社里打打工。”

像高军富一样,目前,高家沟村共有240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全村土地流转达到90%以上,而所有流转来的土地前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由合作社垫资,将来收益由合作社按照村民土地入股占比分红。同时,对入股的村民实现种地优先、雇工优先、项目优先和政策扶持优先等“四优先”。今年,高家沟村要继续整理土地800亩,栽植山地苹果800亩、核桃300亩,修建现代化农业大棚300座。

“从长远来说,我们规划以高家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丁王家沟、赵家渠、王家墕等8个自然村,建设成为万亩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基地、千座标准现代化瓜果蔬菜日光温室大棚、千亩新品种葡萄示范园。”村主任高鹏程说,高家沟村还将以新型农业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的祥云山道教旅游胜地,使这里逐步发展成为集休闲、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真正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有帮扶,让我们更踏实”

“***重在‘精准\’二字。”在高家沟村第一书记鱼飞轮看来,只有对群众抱有真感情,以心换心,才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确保帮在关键,扶在实处。

去年,高家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详细的入户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困难程度以及致贫原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与每户贫困户的帮扶人一起制定具体脱贫方案。除了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外,还全面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做到人人有扶持资金、户户有增收项目。

一年来,高家沟村在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种植黄芪等产业方面补助64人,涉及资金35.2万元;在购买微耕机、农用三轮等农机方面补助50人,涉及资金16.2万元;去年7月中旬联系市第一医院的专家医生对村民进行了免费义诊,购买了7万多元的生物有机复合肥120袋,为村民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采访中,村民高文国说:“去年,我花了400元,饲养了50只鸡,政府一次性补贴了4000元,到年底,卖了30只肉鸡,就赚了3300多元。虽然我患有糖尿病,现在还在吃药,但是我有收入,加上政府的帮扶,每天不愁吃不愁穿,过得踏实着了!”

新闻推荐

绥德县13家民企打造招商“天团”

本报记者葛蕃报道绥德县专门召开丝博会筹备会,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筹备领导小组,整体工作有序推进。该县全力重点做好项目的签约工作,积极通过上门招商、网络招商、电话招商等形式洽谈合作项目...

绥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绥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