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县域经济做成陕西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白振中 刘义林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世界各国都把县域经济作为综合实力的源泉,稳增长的重要力量。17大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县域经济总量均占五成以上,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占到七成左右。我国生产总值在2万亿元以上的6个省份和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8个省份,县域经济均占七成以上。2014年陕西省县域经济总量虽然达到了9460.05亿元,但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5%,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和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县域经济还有近20个百分点的追赶空间,按照宏观经济学中追赶超越的原理,发展差距就是新的发展空间、孕育着吸纳政策红利,释放后发优势等重大战略机遇。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产业不强,农民难富。这是我国经济大省的一个基本经验。陕西省应针对县域生态环境好,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产品,农业科技资源富集,有利于推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鲜明特点,把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手棋”,全方位推进县域产业向中高端化迈进。采取大宗农产品存量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有机农产品增量资源规模化扩张、做强效益等办法,促进全省农业经济高效增长。采取互联网+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办法,分别在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块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板块和大型专业化园区。加快释放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科技实力全国唯一和国际知名的优势,率先把关中全域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把渭北建成世界一流的有机果品基地,促进关中成为农业科技走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引擎。
充分利用大秦岭覆盖全省6.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以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为名片的2200多种世界珍稀物种等存量生态资源优势,把陕南存量生态资源转换成生态经济区品牌竞争力,形成以洋县为有机食品核心区示范引领的规模化粮、油、茶、菜、果、畜等有机食品基地,引领陕南存量生态资源向高效农业经济转变。
把具有深黄土层和高温差独特地理优势的陕北,建成世界知名的北温带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牛羊肉、红枣、小米等具有黄土高坡标志性农产品,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神木县培育壮大成为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的经济强县,促进府谷等8个有实力的县产值过500亿元,推动20个基础较好的县产值过300亿元,形成一批过100亿元的特色经济县,使县域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经济的70%以上,成为全省稳增长的新动力。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组团式发展。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形成以县域为大片区,乡镇为小片带、村组为支撑点的大产业组团格局。按照园区化承载,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的办法。在县域产业集中区培育壮大3-5个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批支撑现代农业中高端化发展的大项目、大型企业集团和“小巨人”企业。集聚一批专业化产业集群,拉动万户中小企业集群在县域形成,带动上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在镇村构建一批品牌化特色产业园、养殖小区、中药材小区、旅游观光农业小区。用园区化把分散在乡镇、村组和农户的资源,整合到规模化和中高端化发展的产业链之中,促进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增收方式转变,使县域成为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集中区。加快完善县域产业集中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提升与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大型企业的梯度对接和配套能力。积极鼓励各类升级以上开发区在县域发展“一区多园”,辐射带动县域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纺织等特色品牌和配套产业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县城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增收。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充分利用“多规合一”、“四化联动”和连片扶贫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政策组合拳推进县域发展要素资源整合。分别在全省“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级”城镇群的大格局中,形成以县城为节点的城镇经济长廊,在关中、陕南、陕北构建三大城镇经济带。重点完善县城接受大中城市辐射、承载域内资源整合、带动镇村经济发展的配套功能。深层次谋划一批城乡联动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根本上破解农产品产地市场“最初一公里”和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最后一公里”等瓶颈制约。逐步把县城和重点镇打造成与大中城市对接的新兴产业接续区、投资接续区、重大项目接续区。
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重点镇“星状”组团,打造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和人居大镇。构建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中区、商品贸易集中区、养老度假集中区和城市产业配套区,促进县域产业由单点支撑向多点支撑转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县域深度形成城乡对接的电商网站、网货供应、网络物流等平台,提升电商销售自产产品和网购生产、生活资料水平。推进农产品生产模式集约化、销售形态服务化,组织形式协同化的大联通格局。围绕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心态,加快构建原产地农产品与城市居民消费无缝对接管道,促进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进工商资本向县域流动,促进城乡经济联动发展。把县域作为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从根本上改变县域发展依靠财政投资的“孤岛”现象。采取对县域财政转移支付与PPP融资模式和扩大融资债券发行等投融资融合的办法,撬动城市资源、工商资本向县域流动,提振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的内生动力。
采取大市场、大资本,大生产、大企业联动的办法,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和各类政策性扶贫资金折股,促进农村发展要素与城市资源、工商资本融合,在县域尽快形成现代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村度假养老、地域文化休闲、高品位果业、特种养殖、标准化种养殖和专业化配送等新兴业态。带动县域发展要素聚点成线、串线成网、连片成面,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新动能。推进大型企业与县域中小企业“抱团式”发展,用农村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为大中型企业发展配套中小企业和配套产品,在县域形成一批服务型、配套型中小企业集群,拉动工业品下乡和降低企业配套成本,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兼容式发展新态势。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白亮)11月10日下午,陕西通海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榆林企业首次登陆新三板。榆林市委、市政府给予该企业200万元重奖。2013年以来,榆林市及神木县两级党委、政府...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