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旱改水”稻田获得好收成

玉林日报 2021-12-10 06:49 大字

本报容县讯 今年晚造,容县一批“旱改水”稻田获得好收成,为全县粮食增产助了一臂之力。“今年以来,容县集中力量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攻坚,累计有3914.61亩沙滩荒地变成了水田,新增粮食产能281.85万公斤,平均每造亩产量360公斤,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容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容县是典型的人多田少的地方。为了有效增加水田面积,该县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建泵房,将河水抽上来;筑陂坝,将山间泉水和小溪水引出来,将沙滩、荒地等改造为水田。2018年,容县投资1227.52万元,引来水源,将杨村镇等11个镇的520多亩旱地、沙滩改造为水田。经过3年的努力,该项目于今年4月29日通过了竣工验收,确认新增水田520.51亩,新增粮食产能37.4万公斤。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开展“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攻坚,从自然资源部门和各镇组织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找水引水,对全县能够实施“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的地块一一勘测落实,分别对灵山、黎村、县底、容州等11个镇可实施“旱改水”的地块进行耕地提质改造攻坚,实施总面积1388.19亩,总投资6482.42万元。自然资源部门和相关镇政府及施工单位坚持目标导向,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提速,使新增的1249.1亩及时种上晚稻。此外,该县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出发,投入5658.38万元,对历年补充耕地尚未达到建成高标准农田标准的2135亩耕地进行高质量的整改并通过竣工验收和种上晚稻。

该县还认真抓好“旱改水”田块水稻的科学管护,防渗防旱,多施有机磷钾肥,及时除虫灭病和防治鼠害,确保种植的水稻获得好收成。灵山镇六图村有一块近30亩的荒地悬挂在半山腰。今年7月,该县自然资源部门和土地整治中心的干部与灵山镇党委、政府及六图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承包这些山地的农民配合政府将其改造为水田。经过10天的艰苦努力,投入70.75万元,用锌铁管从1000米外的深山引来山泉水灌溉,稍大一点的地块用小型机械作业,用不了机械的用人力开挖的“旱改水”项目,终于建起了面积为28.3亩的梯田,并于8月1日前全部种上了晚稻。“今年晚造,这片稻田共产干谷1.21万公斤,平均亩产427.6公斤。”六图村图中组组长卢鼎通介绍。

(秦崇广)

新闻推荐

入乡随俗好称呼

党柏峰何谓称呼,其实就是一种最为朴素的社交礼仪,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是人与人最起码的尊重与礼貌。对于称呼,在我家渭...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