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好称呼

渭南日报 2021-12-03 00:42 大字

党柏峰

何谓称呼,其实就是一种最为朴素的社交礼仪,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是人与人最起码的尊重与礼貌。

对于称呼,在我家渭北一带农村人非常重视,经常教育孩子见人一定不能白搭话。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问路”的例子:村里来了两个外地年轻人,都迷了路。第一个人骑着车遇见一位老头过来,赶紧下车迎上前去,“大伯,你忙着哩?我想向你打听个人。”说着掏出一根烟递上,并双手捂着点燃。老人很是热情地给他指路,害怕说不清楚,还专门带着他去找;另一个人也遇见这个老人,没下车子,就老远喊,哎!老汉,谁谁家咋走哩?老头好像没听见,只管向前走,直到年轻人迎头拦住,老人才极不高兴地给他指了路:“你从这一直走,遇见一棵大树向左拐,再直走……”言毕,径直去了。结果这个人云里雾里,到底也没找到地方。

“鼻子底下就是路,把人称呼一下你也矮不了半截。”这才是父辈们讲这个例子的本意,待人接物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

对于称呼,城里人似乎更为讲究,囿于身份不同、场合不同、目的不同,在使用时更注重称谓,以便于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对于农村人来讲,不必如此文雅,而是根据其年龄和亲疏加以风俗称呼有所差异,称谓更显尊敬和亲切。

虽然农村称呼只区别于年龄和亲疏,但是其中还是有讲究的,弄不好会贻笑大方,令自身陷入尴尬境地。在我们老家称呼就有一个关于辈分的习俗,大概就是“有光屁股爷,没有娃娃哥。”意思就是辈分大小与年龄无关。

“富人财宝多,穷人辈分高。”听老人讲,爷爷舅舅比孙子外甥年龄小这在过去农村比较常见。这是因为有的人成家早,有的人晚婚,这样下来往往就差了一辈。

对于女性的称呼,一定要看男方辈分年龄,不能看女方年龄随便叫。譬如,女方年龄再小,你绝不能叫人家妹子,如果人家是随你叔叔,就得叫婶婶。

掌握了农村人的称呼基本规律,对于一些称呼,你便能看出远近亲属。以家庭为例,如果父亲是家族五服老大,其余同辈皆称呼“大哥”,配偶叫“大嫂”。族里晚辈皆称呼父亲“大伯”,配偶叫“大妈”;父亲的兄弟依次同辈排,晚辈则称父亲五服兄弟为“二大”“三大”……“碎大(老小)”,其配偶唤作“二妈”“三妈”……“碎妈”。妯娌之间,均以丈夫年龄唤作嫂子。对于本村没有血缘关系的,以父亲年龄为界,长者叫“伯”,小者叫“叔”,唯一不同的是必须加上名字,小名亦可,比方狗娃“伯”,羊娃“叔”。对其配偶,比母长者为“嬷嬷”,小者为“婶婶”,且前边加上女方名字。至于母亲那一方,唤作“舅”和“妗子”,没有血缘的,加名字作为前缀。

毕竟,十里乡俗亦不同。入乡随俗好称呼,放下身段,多一份尊重,便是有礼行天下。

新闻推荐

涉嫌违法放贷、受贿 容县信用社原党委书记出庭受审

本报讯(记者黄锦群通讯员唐建国)近日,福绵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封某喜涉嫌违法发...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