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额信贷点亮脱贫致富之灯

广西日报 2017-12-27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谭卓雯

■阅读提要:

比起一般农户,缺资金、缺担保、缺技术、缺信息的贫困农户更难获得银行支持。近年来,我区加大力度补齐金融服务短板,推广扶贫小额信贷,给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带来了源头活水。扶贫小额信贷已成为我区***、精准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我区明确把金融扶贫作为今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擦亮扶贫小额信贷这块“金字招牌”,点燃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A免抵押免担保享受财政贴息

贷款惠及近50万贫困户

2015年12月底,玉林容县石城村的贫困户梁方雄给自己的家庭收入进行了一次“年终结算”。他费尽心思地把所有能够算上的收入全部加起来,再按人头一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286元,在贫困线以下,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短短一年多后,梁方雄一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从贫困户“逆袭”成为创业能手,梁方雄感慨万千:“没有政府和信用社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2016年,容县农村信用联社石寨分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梁方雄家中走访,得知梁方雄有5年养猪经验,但苦于无资金规模难以扩大,该信用社经过研究决定发放9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其发展生猪养殖。

得到资金后,梁方雄建设了养殖场,购进300头小猪,一家人的精心饲养,加上市场行情不断看涨,第一批猪出栏后获利7万元。梁方雄把获利资金继续投入养殖,扩大规模,到今年1月已发展到了500头,第二批猪也于今年5月出栏,获利10万元。

一年多来,在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和指导下,梁方雄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了稳定脱贫,“我一定把我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更多想要致富、想要过上更好生活的人,带动他们共同致富,奔向小康。”梁方雄说。

“贫困户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比一般农户更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缺资金往往成为大多数贫困户发展的拦路虎。”广西农村信用联社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2016年起,广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区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专门针对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享受财政贴息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贫困村、贫困户。

像梁方雄一样,全区各地不少贫困户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有了资金,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光伏、旅游等产业,逐步获得稳定收益,尝到了发展生产的甜头,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据统计,截至10月末,全区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205.85亿元,发放量新增32.17亿元;户均贷款4.58万元,惠及贫困户44.99万户,获贷率达41.7%,高于全国36%的水平。广西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量和获贷率在全国均排名前列。

B筑牢信贷风险“防火墙”

引活水精准滴灌

在加大投放力度的同时,我区还建立起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将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管责任和风险防控落实到县,强化对贫困户和经营主体贷款前情况进行评估、对贷款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目前,全区105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均设立了风险补偿资金,并严格按照风险补偿资金规定放大倍数发放贷款。截至10月底,全区共设立风险补偿资金24.7亿元。

按照我区现行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承担比例,贷款风险损失由地方财政与县级农合机构各承担50%。“目前,农合机构承担全区扶贫小额信贷投放量的99%以上,50%的风险分担比例对于农合机构来说偏高了。”广西农信社有关负责人直言不讳,一旦形成风险,将会造成农合机构各项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恶化,对农合机构的稳健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全区承接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占比接近100%。“发放机构过于单一成为我区扶贫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不利于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入贫困地区,更使得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服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够。”有关专家指出。

“我区对扶贫小额信贷损失风险分担比例为银行和财政各承担50%,这一比例与其他省份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相比仍然较低。比如湖北、湖南、甘肃等省,银行与财政分担比例一般为3:7或2:8,有的甚至达到1:9。”广西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我区有必要考虑适当提高地方财政的风险分担比例,这将有利于提高更多银行机构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实现扶贫小额信贷主体多元化。

另一方面,点多面广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如何管控?也成为我区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的难点。

“贫困户往往居住在较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而农合机构信贷人员少、贷款笔数多、管理半径大,对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有效管理难度极大。”广西农信社有关负责人坦言,有部分贫困户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将贷款用于发展产业或生产经营项目,或在发展生产项目上缺乏经验和技能,存在“贷得了”“还不上”的风险隐患。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扶贫小额信贷投放中,我区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自身无发展项目的贫困户,在当地政府引导并征得贫困户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合作经营或入股委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经营管理的方式,让贫困户获得固定比例分红,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目标。截至10月末,全区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余额205.85亿元,其中合作或委托经营主体用款112.97亿元,占比达54.88%,已实现向23万户贫困户分红6亿多元。

然而,潜在问题也逐步显现。部分经营主体将贫困户的贷款吸纳进来后用在偿还旧债、发放员工薪资、投资高风险产业等方面;有的贫困户根本不知晓贷款入驻的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个别贫困户甚至不知道贷款的具体去向……

“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向委托经营项目,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尊重农户自主发展意愿,也偏离了扶贫小额信贷重点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短缺资金难题的初衷。”有关专家指出。

C户贷户用户还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在12月初召开的全区扶贫小额信贷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禁止新增扶贫小额信贷采取户贷企用、信贷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今后各市县在发放贷款时,应坚持“户贷户用户还”的原则,之前已发放的“户贷企用企还”的探索模式,要坚持贫困户自愿和参与两项基本原则,稳妥做好后续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我们将加大对存量扶贫小额信贷的贷后检查力度,包括贫困户自主经营和合作或委托经营的企业,定期入村入户入企业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和产业经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和跟踪监督机制。对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广西农信社有关负责人说。

虽然我区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达到41.7%,但仍有一半以上贫困户未能覆盖。作为我区扶贫小额信贷投放绝对的主力军,广西农信社下一步将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始终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着重支持全区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贫困户的有效贷款需求。

同时,严把贷款审核关。坚持金融扶贫的“造血”功能定位和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对信用良好、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提升贫困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让贷款真正发挥作用。

“帮助贫困户持续脱贫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产业带动。”该负责人说,广西农信社将持续做好对贫困地区优质特色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地方产业带动作用,以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

新闻推荐

依法强拆1.61万平方米 容县“风暴”刹住“两违”歪风

“最近县里组织开展‘风暴\’行动清理整治‘两违\’,对村里几个村民小组共计900平方米的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猪舍强制拆除后。村中违法抢建的歪风基本刹住了。”12月18日,容县容州镇五一村的一...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