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原来玉林人大有“来头”

玉林日报 2017-06-07 10:57 大字
姓氏,是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必然带上的宗族烙印,就像无法抹去的朱红胎记一样伴随我们终生。我们追寻姓氏的来源,就是追寻自己所牵系的姓氏宗族的根由,这将使我们玉林更有文化的底气和历史的厚重。深入挖掘玉林姓氏文化底蕴,认清姓氏文化的地位作用,将更加坚定我们作为玉林人的文化自信,肯定我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能力以及前景。

从秦汉就开始有中原汉民族南迁至玉林。而到了宋代以后,以姓氏为单位的中原汉民族群更是如同潮水一样涌进岭南、涌进玉林,他们与古越族融合、发展,形成了以粤语为母语的广府民系;在明清,大量客家人从江西、福建、广东翻越崇山峻岭,涌进玉林,形成了客家民系与广府民系共生共融的局势。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2016年底的统计,玉林人口较多的姓氏有:李姓,638757人;陈姓,636076人;梁姓,475184人;黄姓,471057人;林姓,183414人;张姓,181226人;王姓,151696人;冯姓,112863人;朱姓,113710人;胡姓,31129人……回眸今天,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同姓兄弟姐妹生活在岭南这片土地上。

玉林姓氏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源于人口迁徙的碰撞、融合、发展,使得我们的姓氏文化呈现出琳琅满目的特点。承载姓氏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宗祠,其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每个宗族里的人都有了一种归属感。而通过各种祭祖活动形成的祖先崇拜,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对祖先世系的追溯,由此激发了族人的宗族归属感,进一步加强了族人间的家族关系和家族观念。

在玉林,具有悠久历史的宗祠有玉州区高山村牟绍德祠、容县杨梅镇四端村封氏加厚堂、北流市民乐镇南庆村梁氏贤钟塘……这些宗祠,犹如玉林姓氏文化的重器,人们藉此守望自己的姓氏,仰望宗族的文化——这是最为朴素的原始信仰。

这些年来,玉林人修族谱、家谱之风渐行,到中原追根溯源的风气渐浓。但我们寻根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寻找过往的足迹,清点当下的辉煌,重要的是,我们从历史当中汲取改造自己的力量,确定我们今天的身份,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您贵姓》大型姓氏文化报道见A2、A3版)

新闻推荐

“生命线”关爱地贫儿童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有你陪伴 我快乐成长

读绘本、画画大比拼、品酸奶水果沙拉、切生日蛋糕……6月3日,50多个地中海贫血症儿童家庭的孩子,在玉林碧桂园羽毛球馆里开展各类活动,地贫儿童在这里成了绝对的主角,他们不但有吃有玩,画画后还有奖品...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