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卫乡:南淝河畔民国风情村

合肥晚报 2017-06-02 12:01 大字

○宋氏旧居

○卫立煌故居

○卫立煌

○卫立煌侄子卫道询夫妇

○吴氏炮楼

卫乡村地处淝河镇东部,紧临南淝河,在312国道以北,距东二环路1.5公里,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组,是著名爱国将领卫立煌的故乡,仅一个村就现存有卫立煌故居、宋氏旧居、吴氏炮楼三处市文保单位,三处均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尤以宋氏旧居,更能体现民国建筑的风情,因而人文资源底蕴深厚。

卫乡村的历史由来

卫乡村第一大姓就是卫姓,目前常住人口中60%以上都姓卫,卫乡也由此得名。据卫氏家谱记载,卫氏的开山笔祖叫卫康叔,卫康叔姓姬,卫姓来源于姬姓,产生于周初(公元前 1113 年),发源于今河南省淇县。明朝合肥卫氏由江苏省句容县迁居合肥县,卜居在时雍门(今小东门)外兴隆庵旁,至今已历 530 余年,后因灾荒、战乱、经商等原因,逐渐向外散居,其中一支来到南淝河畔的今卫乡一带定居。合肥卫氏是清朝末期的望族,以出名将享誉中外。主要代表人物卫汝贵、卫汝成、卫立煌。

卫乡村还曾叫作“卫杨村”,有一种说法是,过去沿南淝河南堤遍植杨柳,房舍掩映在垂杨疏影之中,之后也就取其“卫村”和“杨柳”之意,称为卫杨村。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连年征战,使这里的杨柳残存无几。上世纪30年代,卫氏家族在当地兴办小学,希望借此培养下一代,取其发扬光大之意,将卫杨村改为卫扬村,一直沿用至文革开始才改成了卫乡村。

卫乡出了个“常胜将军”

在清朝末年,卫乡的卫氏家族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家族,其中,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被称为国民党“五虎上将”的爱国抗日将领卫立煌将军。

据卫立煌侄子卫道询介绍,卫立煌出生成长于卫乡,兄弟四人,卫立煌排行老三,其父卫正球在当地较有名望,但家中并不富裕,不过家人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立煌10岁入读邻村私塾,颇爱学习,强于记忆,性格果敢坚毅,村中至今还流传着卫立煌小时候勇斗地头蛇的故事。

由于受兄长的影响,卫立煌自小就有投身军营的志向,1912年,在他15岁时,他便投奔在和县军营中的大哥卫立炯,要求参军,但因年龄太小而未果。1916年,得知表兄宋世科在广州奥军中,他又前往投奔表兄。后经同乡奥军旅长吴忠信介绍,卫立煌进入孙中山大元帅府任警卫,因忠于职守,深得孙中山信任,其后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抗战期间,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与八路军相互配合,共同抗日,在装备上给予八路军很大的支持。并与周恩来、朱德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44年,卫立煌指挥中国远征军击败滇西和中缅边境的日军,收复滇西,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孟尤会师,打通滇缅公路。被史迪威称为是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称他为 “常胜将军”,这种殊荣,在国民党军人中实属罕见。

解放战争后期,卫立煌出走香港,拒绝去台湾,并于1955年在周总理安排下回归祖国。

一村有三处民国故居

如今在卫乡村存留着三处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民国旧居如此集中地存在,在合肥市实属罕见。且这三处旧居都与卫立煌有关。分别是卫立煌故居、宋氏旧居和吴氏炮楼。

卫立煌故居地处南淝河岸边的河口村民组,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鼎盛时规模很大,包括前厅、后厅和阁楼、厢房等。原先后院有个三层阁楼,是用来防范土匪的炮楼。可惜后来毁于大火。据卫道询老人介绍,196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故居大部分房屋,只剩下约60平米的前厅。卫道询老人一直住在前厅里,直到故居重新修复才搬出去。

目前,卫立煌故居主体建筑已经重建完毕,在故居的后院中,还保留着一口百年青石老井,据村民说,此井曾养育了卫乡村几代村民,至今水质甘甜。

在三处旧宅中,宋氏旧居是时间最久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宋氏旧居位于卫乡村浦郢村民组,是模仿西洋建筑建造的一处中西合璧建筑,占地约1200平方米,有庭、堂、院10余处。相传,此宅是卫立煌娘家表兄宋世科所建,建于1918年。其墙基由青石垒成,大门上和梁、椽上都有雕刻图纹。厢房为走马转心洋房,廊柱为古希腊柯林斯柱式柱,是合肥现存最早的水泥柱,其古朴雅致的建筑风格颇具艺术鉴赏价值。柱头有忍冬草,令人眼前为之一亮。旧居内的一处三层阁楼外还有一个欧式雕花小阳台,所有窗户都有彩色雕刻的窗檐,与徽派传统风格有很大区别。

宋氏旧居的主人宋世科在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曾获得少将军衔,并担任合肥县警备司令。1938年,日军攻打合肥的时候,城里的守军正是宋世科的警备部队。不过,由于平时管教不严,在大敌当前时发生兵变,合肥最终沦陷。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宋世科在三里街老机场被枪毙。但在村人眼中,宋世科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曾为村人做了很多善事,村中的道路都他出钱修的,还曾将旧居用作学堂。

吴氏炮楼是一个独立的三屋建筑,为卫立煌与姐夫吴鑫尊合建,建于1931年,楼长、宽各6米,高10米,用青石青砖砌成。当初建成时,楼壁四周有瞭望窗12个,射击孔28个,楼的顶部四周“草帽边沿”上有8个射击孔,可垂直向楼下四周射击,门窗均包有铁皮。此楼为当地村民做了不少好事,一是用来抵御土匪侵袭,至今在炮楼的铁门上还留有当年与土匪枪战留下的痕迹。二是发大水时周边村民可在楼内存身,存放粮食。文革期间,此楼险些被拆掉,幸得村民保护,才得以保存下来。2013年,合肥市对该楼进行了修复,目前基本恢复了原貌。

卫乡有重视教育传统

老合肥人都听说这么一首民谣:卫立煌,没毫长,大蜀山上办学堂。说的就是卫立煌重视教育在合肥大蜀山办学的事。1936年,卫立煌打算在家乡合肥兴办一所农林职业学校,为发展地方农林业培育技术力量。学校地址就选在大蜀山下,学校名称就叫“蜀山农林职业学校”,时任鄂豫皖“剿匪”总指挥的卫立煌将军亲自担任该校董事长,蜀山农林职业学校可能是当时安徽省级别最高的教育机构了。可惜的是,该校并没有坚持多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开始空袭合肥。1937年12月底,蜀山农林职业学校宣告停学,次年5月合肥沦陷,学校尽被战火所毁。

卫立煌重视教育是受卫氏家族尊师重教传统的影响,卫立煌幼时,家中虽不富裕,但还是让他念了私塾。在办蜀山农林职业学校前,1933年,卫立煌在返乡期间,着手为家乡办一所小学,于是找到了表兄宋世科商议,宋世科非常赞同,并将宋氏旧居中的大部分房屋腾出来作为校舍,宋家人则偏居在宋氏旧居西边的小楼中。学校名字各取二人名中的一个字,定名为:立志中学。解放后,学校改名为宋村小学,村中大多数人家一家几代人在该校就读,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村人,还在宋氏旧居中上过学。直到2005年,宋村小学才在现址建了新学校。

据从事过多年教育的村人吴义泉介绍,卫乡人历来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乡风重礼数,宋村小学也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人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仅以他所在的吴山村民组为例,全村民组80多户人家,考上大学以上的有50多人,其中不乏博士后,一家两个研究生这样的家庭。

卫乡迎来大发展机遇

据卫乡村主任卫立俊介绍,在淝河镇,卫乡是较为富裕的村居,卫乡已连续多年年缴税达4000万元,仅卫乡的工业区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0万元收入,村集体富裕了,村里也将发展的红利让利于民,从2009年起,村里对失地农民的补贴实现了全覆盖,每年为男60岁、女55岁的常住居民发放7000多元的生活补贴。

卫乡地处淝河片区及合肥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内,有多条已建和在建的城市主干道路贯穿卫乡,包括:郎溪路、龙川路、上海路、南淝河路等,全部通行后卫乡交通将更为便捷,地理位置将更为显著。另外,未来的地铁6号线也将在卫乡设站点,这都将拉近卫乡和主城区以及滨湖新区的距离,并带动卫乡实现快速发展。

根据淝河片区综合改造的规划,未来卫乡沿南淝河地带将打造成沿河绿色景观带,紧临的是居民区,这里将建有多处复建点,同时,为居民区配套了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资源,在南淝河路以南未来将集中发展商贸业,是开发的重点区域。

新闻推荐

小轿车被撞出路面,车上两人也不行了

消防官兵对被困人员施救。本报讯(记者李楷诚通讯员韦功兵)27日凌晨,容县石寨镇发生一起车毁人亡的交通意外,一辆水泥罐车和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小轿车被撞到路边排水沟里,车辆严重损坏,车上2名人员被困,...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