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是民间文艺志愿者乐为传统鼓与呼

玉林晚报 2015-11-07 16:55 大字

谭大全沉浸在音乐中陈锦南是个编采茶的好手10年来,他们活跃在保护玉林民间文艺第一线,不计得失,不畏劳苦,积极为弘扬玉林民间文艺鼓与呼。他们说,与其说自己是一名民间文艺爱好者,不如说是一个乡土文艺保护志愿者更贴切。

62岁谭大全:致力挖掘本土文艺望传承有序寻

访采茶高手,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

记者日前来到谭大全家时,他正在欣赏古琴曲,悠扬舒缓的乐曲充盈一屋。“这是古琴家李祥霆的作品《唐人诗意》。”谭大全说,闲暇时他最喜欢静坐欣赏古琴曲,入迷时还会情不自禁以脚点地打起拍子。他近年加入了玉林一个管乐团,这使他的生活“文艺味”更足。

“前些天《玉林采茶》已印刷成书。”谭大全开心地告诉记者,《玉林采茶》一书可谓玉林的“采茶大全”,3年前就开始编写,他和队友一起,寻访玉林有名的采茶戏高手,搜集玉林采茶戏的各种曲谱,他还担任了全书的曲谱校对。10月下旬,谭大全又和队友一起,筹划举办了第四期玉林山歌培训班,使玉林山歌弘扬更广,传承有序。

经过谭大全在内的“关注玉林民间文艺团队”的努力,玉林近10年涌现了很多有潜质的山歌新人,玉林山歌也开始在民间升温,氛围见暖。

自小饱受民间文艺熏陶

谭大全笑言自己在娘胎里就已受到文艺的熏陶。他母亲年轻时是一个十足的戏迷,那时新民小学前有一块草坪,晚上常有戏班在演采茶戏、牛戏,他母亲几乎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谭大全几岁时已学会了采茶戏的一些曲谱,有时还能跟着母亲有模有样地一起唱。

谭大全的父亲在文艺爱好上与妻子可谓“举案齐眉”,爱好吟唱唐诗宋词。“父亲读唐诗宋词都是用吟唱的方式,他觉得这样更有韵味。”听得多了,谭大全对一些诗词倒背如流,还学到了“不会写也会吟”的本事。

由于这份积淀,青年时的谭大全在听到老人唱玉林山歌时,竟能触类旁通,对唱上几首。那时唱玉林山歌还比较普遍,街头巷尾,江边街上,常有人群聚集对唱,看到什么唱什么,听起来有种别样的野趣;有时则是互斗山歌,我唱你的缺点,你唱我的可笑处,唱得一街一巷的笑声。

1976年下乡返城后的谭大全加入了当时的朝阳街道毛泽东思想文艺队,担任二胡、小提琴手。后来进入街道工厂,成了厂文艺队的骨干。

民间文艺保护是我的责任

从街道工厂退休后,谭大全有一次与朋友闲聊,朋友问他,广西是山歌的发达省份,很多县市区都有山歌大赛,为什么玉林没有?朋友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谭大全,他觉得玉林山歌不比其他地方差,且很有本土特色,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玉林山歌就只有部分老年人在唱,几乎和年轻人绝缘了。“这些唱山歌的老人百年之后,玉林山歌就此失传了?还有勾嘴戏、牛戏、春牛,这些玉林特色民间文艺均面临失传危险。”谭大全感到一股隐忧在心底升起,他有了一个想法:搜集玉林民间文艺整理成集,让这些民间文艺瑰宝传承下去。

2006年,谭大全和一些同好筹办了第一届玉林三月三山歌会,这一届山歌大赛空前成功,还挖掘出大量民间山歌名手和很多有价值的玉林山歌作品。山歌大赛一结束,谭大全和伙伴梁承昭、王昆盛等人租了一间房当录音室,把山歌手的歌声录下来。“一连录了3日,一盒能录40分钟的录音带一共录了15盒,这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谭大全还负责将这些歌词整理成文字。由于歌手来自不同的县区,口音不同,口语很多,整理起来颇吃力,谭大全忙了整整一个月才把歌词全部整理出来。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整理木偶戏、勾嘴戏、春牛,让它们都能够传承下来。”在谭大全看来,保护传承民间文艺的路还很长,需要不计名利、不畏劳苦的付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78岁陈锦南:一支竹笛成了他的文艺启蒙

至今仍以创作采茶戏为乐

记者来到陈锦南家时,他正在校对为容县县底镇文艺队编写的采茶戏《姐妹争娘》。“明早就要交稿了,今晚无论如何得校对好。”陈锦南说。

这是县底文艺队第二次让陈锦南帮忙编写采茶戏。第一次是在2014年,县底文艺队为参加第四届广西彩调艺术节业余组大赛,编了一出《傻子认娘》采茶戏,但大伙总觉得戏里还缺了点啥。他们找到了陈锦南。陈锦南看过剧本后,觉得故事寓意深刻,但过于直白。他把它改编成了《陈家三姐妹》。这出戏上演后,把观众感动得泪眼婆娑,几个老婆婆还专门找到他们,问能不能再演一场,并表示希望下一届彩调节仍能看到他们的节目。

除了编采茶戏,陈锦南还喜欢读书报、玩乐器。他的书桌上堆着厚厚一沓《玉林晚报》。“玉林晚报是我的老朋友了,我坚持订阅了十几年。”陈锦南笑说,他平时就从这份报纸了解玉林事、天下事。他的书架上还摆放着《粤曲新编》、《葫芦丝教程新编》、《二胡基本教程》等书籍。陈锦南说,他就是凭着这些书籍学会了多种乐器。

“我准备编写一出纪念英雄杨科璋的采茶戏,参加11月19日举办的纪念杨科璋烈士晚会。”陈锦南说。

一支竹笛,让幼年的他爱上文

陈锦南小时候,经常有人到村里补篾筐。一次,一个补篾筐师傅在一小截竹梢上打了几个孔,做成一个笛子,闲暇时便吹上一曲。动听的曲调吸引了一旁的陈锦南。师傅见他喜欢,便教他做了一个。拥有笛子后的陈锦南很开心,有空就吹,虽然那是十分简朴的“乐器”,但可谓陈锦南的文艺启蒙。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时新民村有一个采茶剧团,每天晚上都在村里的大草坪上排练,陈锦南下晚自修后便跑去看。他现在还记得当时教唱采茶的人叫邓进才,邓师傅唱的戏,那叫一个过瘾,声情并茂。陈锦南说着,学着邓师傅的样子唱了一曲。从他沉醉的样子,记者仿佛能感受到邓进才当年唱采茶那引人入胜的情景。

“这是1971年我用竹筒和剑麻制作的。”陈锦南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旧二胡说道。那年,玉林遭遇特大洪水,陈锦南家所在村子的房子全被浸崩塌了,他的乐器也全被浸坏了。那时的陈锦南已是新民小学的音乐老师,没了乐器让他度日如年,于是他就自己制了一个,“二胡上的那块蛇皮是我从别人丢弃的秦琴上取下的。”

1977年,玉林城搞文艺大游行,镇政府要求新民小学出一个采茶方块队,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当时主管学校文艺队的陈锦南身上。他根据小时候的记忆,编写了采茶舞《十二红》,由校长写词,他配曲。演出时,男学生拿尺子,女学生拿纸扇,又唱又跳,当时的群众都没见过这种采茶舞,大呼过瘾,以至于文艺游行结束后,这场采茶舞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抢救了大量玉林民间文艺的老照片

在编写《玉林采茶》一书时,陈锦南付出了很多心血。他逐一寻访村里80多岁的老艺人,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采茶曲,“这些老艺人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很多采茶曲仍能随口而出。”

除了深入各社区、乡村搜集外,陈锦南还经常到图书馆查找有关采茶戏的资料并进行整理。最让他难忘也最感到庆幸的是,他搜到了当年玉林文化馆馆长蒋刚编写的采茶戏《新娘》。“这曲采茶戏是当年蒋刚专门为新民采茶团编写的,多次在玉林演出,是当时玉林有名的采茶戏之一。”

另外,陈锦南还搜集到了大量过去玉林各个采茶团的演出照和一些有名的民间艺人照片,有些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珍贵。

新闻推荐

半数赌徒吸食了冰毒

...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