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未老犹锋利长写征途未了缘
容县人民法院有一位“老法官”,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始终坚守在一线;经历了法院工作的变迁,培养了一批批中坚力量,却甘居人后,无怨无悔。
刘荣基,容县人民法院黎村人民法庭庭长。20多年来,他身居基层,心系百姓,甘于寂寞,乐于清贫,默默坚守在审判的第一线,抒写着法官的坚强与执著,用身心诠释了“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精神。
立志边远乡镇扎根艰苦法庭
刘荣基刚到法院工作时,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被安排在黎村法庭担任书记员。那时,黎村镇黎村圩的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喊他“小刘”,就是那一句“小刘”,让他与黎村的黎民百姓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
2001年,作为庭长的刘荣基主动请缨回到了边远的黎村镇,一扎根就是十几年。“心中有法律、心中有群众、心中有天平”,刘荣基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在审判第一线。庭里的新人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都成为法院各个岗位上的中坚力量,唯一不变的是他仍坚守在这里,仍然坚持着亲自下乡送达文书,亲自开庭,亲自主持调解,亲自将案结事了的当事人送出法庭门口。
一次,刘荣基要前往杨村镇送达法律文书。6份文书分别要送到杨村镇的横山、界牌、大军、马良、坡亮等村,各村地理位置复杂,村与村之间分散,距离远。刘荣基和3个书记员早上6时多就起床,匆匆吃完两碗白粥后就出发了。到达杨村镇后,刘荣基向熟人借了两辆摩托车,便马不停蹄地兵分两路,前往各村寻找当事人。他们走访后得知,多数当事人均因为无力偿还贷款或是有意逃避还款义务,常年举家外出,有的甚至四五年不见踪影,且家中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针对此种情况,刘荣基不辞辛苦到当地司法、村委会、信用社等部门寻求协助,尽量收集被告信息,不失时机地做被告亲朋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量联系到被告,动员被告回来协商、调解解决问题。最后前往界牌村的一位当事人家中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还下着倾盆的大雨,伸手不见五指,道路不能通汽车,只好选择步行。刘荣基带着书记员挽着裤腿艰难地走在泥泞的黄土路上,由于天色太暗了,根本看不到路,他们只好一只手打伞,一只手举着手机,借着手机微弱的灯光前行。他们在雨中大声喊着老乡开门,打听当事人的住处,几经波折才找到当事人家中。由于当事人外出不在家,刘荣基一边做当事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一边讲法释理,家属们都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离开时,当事人家属还打着手电筒一直“护送”他们走出泥泞的山路。当刘荣基他们回到法庭时,已是晚上9时多钟。
宝刀未老犹锋利审判一线无怨悔
近年来,刘荣基常被肾病困扰,2009年情况仍未见好转,医生建议其尽快住院动手术。但由于当时黎村法庭本部只有两个审判人员,人少案多,仅1至9月份立案受理的民事纠纷就是去年同期的3倍,审判压力大。面对这种情况,他强忍病痛,继续工作,没有一句怨言。适逢他母亲病重住院,刘荣基需经常往返于医院与法庭之间,严重的体力透支与身体的超负荷运转,他终因肾囊肿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群众眼中的“刘坚强”多年来第一次行使了公休假的权利,向亲戚朋友借钱拼凑手术费用,前往南宁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即使在病榻上,他依然念念不忘他手头的案子,常常从南宁打电话回法庭询问工作的进展,术后休养片刻便回到了他热爱的“黎民百姓”身边。
2012年,刘荣基被查出患有米尼尔综合征,发病时剧烈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他仍然默默坚持在审判的第一线,下乡送达法律文书、到村里主持调解……
无私绿叶扶红花宽大胸襟尽包容
黎村法庭获得的荣誉不少,但是,加在刘荣基头上的却不多,因为每一次评优他都推荐庭内的其他法官。记得有一次,院里开展评先评优活动,黎村法庭集体讨论要推荐刘荣基为本院、玉林市中院的先进个人。刘荣基知道后,当场坚定地拒绝了,他说:“我年轻的时候,戴过‘大红花\’,披过‘锦带\’,工作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现在,荣誉也应该颁给年轻的你们,对你们来说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在刘荣基的坚持下,庭内的一名法官被推荐为调解先进个人,一名年轻的书记员被评为工作先进个人。黎村法庭的法官、书记员都有同感:在黎村法庭工作有成就感、有归属感、有幸福感。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