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百姓言 办贴心事——记清涧县下廿里铺镇韩家硷村第一书记宜张平

榆林日报 2017-06-17 08:51 大字
宜张平到贫困户家中调查走访

文图/本报记者 白潇

2015年7月,在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任职的宜张平,被选派到清涧县下廿里铺镇韩家硷村担任第一书记。

从进入村里的那一刻起,在宜张平的心中,对于如何带领村里人脱贫致富就已经有了一张细致的“蓝图”;也是从那一刻起,他坚持吃百家饭、听百姓言、办贴心事,实实在在地扎根在村子,肩负起全村人的“小康梦”。

抓班子建设——

学习教育筑基础

“进村以后第一次开会,我发现村干部之间并不团结,也没有什么干劲,对于村里的很多事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这样很不利于村里的发展。”这样的状况让宜张平决定先从班子建设抓起,让大家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能彻底摆脱过去的低迷状态。

宜张平首先给村党支部完成了15项规章制度的建章立制及制度上墙工作,并协助乡镇党委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七项重点工作,为村班子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东风,为村党支部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并督促村干部每天抄写党员笔记,每月组织集中学习,每季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广泛开展各项支部活动,逐步引导他们向合格党员看齐。“我组织党员干部认领并帮助村里14名贫困家庭孩子实现‘微心愿\’,在村文化广场和道路两边义务植树,既美化了村里的环境,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集体意识。”

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村党建工作,为之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筑牢基础,宜张平积极与陕西燃气集团和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协调,向清涧捐赠了85台办公电脑,实现了该县贫困村办公电脑全覆盖;

为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宜张平倡议下,韩家硷村委会设立了“民事村办服务点”,两年来,已持续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50多件。

抓项目推动——

***显真章

从担任第一书记起,村民们就经常看到宜张平出现在韩家硷村的田间地头、农户人家,了解村情民意、观察土质地貌、挖掘优势资源,用心感受着村里的一点一滴。“我从贫困户的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生活困难、致贫原因、帮扶需求5个方面入手,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不仅要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更要帮助他们成功致富,真真正正摆脱过去的贫苦生活。”宜张平说。

2016年,在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规划后,一份精准详尽的《清涧县下廿里铺镇韩家硷村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出台了。同时,宜张平几番奔走,向集团公司申请到30.5万元的帮扶款,陆续在村里实施了粉条加工产业扶贫、牛棚和草房建设、贫困大学生助学、医疗救助、办公家具配置、冬季送温暖等6个脱贫攻坚项目。其中,粉条加工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还开创了“合作社+村民互助组织+贫困户”的全新扶贫模式。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宜张平担任第一书记不到两年时间,就让韩家硷村的贫困户由30户减少到3户,脱贫比例达到90%。他本人也陆续获得清涧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以及榆林市“全市优秀第一书记”、陕西省“全省优秀第一书记”和“全省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

抓基础设施——

村容村貌换新颜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宜张平还积极与清涧县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引进投资项目和资金,不断完善韩家硷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服务设施是村民幸福感的来源,在这一年多时间,我把自己当作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换位思考感受村里方方面面的不足,陆续引进并实施了8个民生项目,有效改善了村里的生活环境。”

其中,文化阵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村民健身锻炼提供了场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饮水工程的实施,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长久困扰村民的饮水难题;坝梁修复工程的实施,切实保护了村里的土地,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堆粪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贫困家庭提供家畜养殖棚圈,更改善了从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移动信号塔投运项目的实施,让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更畅通、更便捷;青贮坑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饲料储存方面的技术问题;村委会阵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村“两委”班子提供了坚强的阵地保障;环山生产道路修建项目的实施,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新闻推荐

男子3岁被拐 32年后母子昨相拥

6月1日,被拐卖32年的贺高林与母亲和亲人们相见,母子相拥而泣贺高林在亲人的簇拥下回到村里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杨虎元摄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6月1日,在清涧县公安局,一首《妈妈的窗花》让不少人眼泪涟...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