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患儿的“守护神”——记清涧县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军

榆林日报 2017-05-24 09:02 大字

本报记者 白永林

他不是名医,却让所有的患儿和家长牢记了他的名字;他不是亲人,却在孩子们心中胜似亲人;他以一张洋溢着热情的亲切笑脸,穿梭于病房与病人之间。他就是患儿的“守护神”——清涧县医院医疗科科长、儿科主任、儿科主治医师刘军。

1、“所有的患儿,都是我的孩子”

儿科往往是医院中最容易滋生医疗纠纷的地方,无法准确表述不适的患儿,爱子心切、焦虑紧张的家长,使得儿科医生的工作如履薄冰、倍加艰辛。在二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刘军以十倍的严谨和百倍的耐心,不但与医疗纠纷绝缘,而且许多患儿和家长成为他忠实的“粉丝”。

石盘乡黄家畔村有一名肾病综合症患儿,在服用强的松后,出现发热、腹泻症状。由于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刘医生接到家长电话咨询后,立即自己掏钱买好药物,打车赶赴近100公里之外的患儿家中。待患儿脱离危险后,刘医生才带着患儿尿液标本赶回医院。孩子家长感激不已,在发给刘军的信中写道:您不仅救了我儿子,更救了我们全家,您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啊!

5岁的患儿翔宇,误服“敌鼠强”,出现持续抽搐。刘医生立即联系他在西安进修时的教授袁则主任医师沟通请教,并联系120急救车前往米脂县购买解毒药物,自己守候在病床边,累了喝上一杯浓茶提神。孩子的父母都困得趴在床边睡着了,可刘医生布满血丝的眼睛却生怕错过一丝病情变化。经过一整天的积极抢救,患儿病情得到控制,神智转清,全家人说碰到刘医生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许多家长在一起聊天时,说:“多亏刘大夫,孩子甩掉了输液的习惯”“外面输了几天液体病情不好转,刘大夫让我们吃几块钱的药就好了”……

2、“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医乃仁术,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没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是无法胜任医生这份神圣的职责的。在儿科,刘医生处处为患儿着想,心系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尽力抚慰患儿的心灵。同事们经常戏称他为孩子们的“超级保姆”,除了病情和治疗,每一个孩子的饮食、喜好、脾气,他都能一一道来。

冬天查体时,他先搓热手再触摸孩子的身体,捂热了听诊器再对患儿进行检查。孩子哭了,他搂在怀里哄;孩子尿湿了,他为孩子更换尿布;孩子高热了,他为孩子擦浴降温……

在一些实习生眼里,他近乎“婆妈”。他始终以一颗特有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孩子,无论贵贱、贫富、残疾,认为“所有的患者,都是我的孩子”!每次接诊、查房,他仔细检查,认真询问,详细了解孩子的饮食、活动、精神表现,事无巨细,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针对病情作出综合分析和判断。

孩子哭闹不肯打针,刘医生想办法把孩子逗笑,许多家长亲切地让孩子叫他“奶爸”。作为一名工作过于繁重的临床医生,他宁可自己劳累,绝不对病人的困难视而不见。他常说:“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滋润着每一个患儿的心田,彰显着医者的大爱、人性的光辉。

3、“我累一点不怕,就怕对不住每一位患儿!”

“我是医者,病人是难者,我累一点不怕,就怕对不住这些来医院的孩子!”刘军感慨地说。

他一心扑在工作中,20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很少正常下过班。他把病人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逢年过节,只要病人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

一位来自农村痉挛症患儿的家长,几次邀请刘医生吃饭都被谢绝,便趁他去洗手间的功夫偷偷将一个红包塞进他刚换下来的白大褂里。孩子爸爸出院结账时,发现预交金上多出500元,感动的泪水湿润了双眼!

2014年任儿科主任以来,刘军先后为科室增添空氧混合仪、多频振动排痰仪、经皮测胆仪,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系统;率先投入使用小儿留置针等新技术,不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更方便患儿的陪护。他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加强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科室整体诊疗水平。

心中有不渝的信念,行动上才会有今天的坚持。他始终恪守着“用心治病、真诚待人”的座右铭,以一颗朴实无华的仁心,成为患儿家长信赖的“守护神”!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

????惠东宁在大棚里查看养殖户的菌包  清涧县,素以石板、红枣闻名,各乡镇多以红枣作为支柱产业,但发展不尽如人意。随着农民眼界的开阔,一个个新型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清涧...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