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返乡大学生大棚“种”梦

陕西农村报 2015-11-02 18:07 大字

本报讯(朱婵婵 靳天龙 通讯员 贺萌)作为一名80后,他身上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对土地的依恋,近日,在榆林市清涧县宽州镇刘家硷村的大棚里,笔者见到了外表朴实甚至有些腼腆而骨子里却带有一份闯劲儿的青年农民——贺建星。

贺建星是宽州镇人,经历过几年在外打拼的不易经历,今年年初他和几个朋友商量,决定在家乡的土地上建大棚,种蔬菜,搞水果采摘。年轻人说干就干,他们在宽州镇的刘家硷村租赁了一块60亩的坝地。成立了清涧县兴达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

贺建星从小就喜欢农家生活,爱过清净的日子,一直向往着能有一片土地,过着简单且安静的耕耘播种生活。搞大棚种植,他先后跑到山东寿光、杨凌等地考察,总结人家的大棚经验并结合山区农业的特点,建起了七个分别占地一亩左右,保温效果更好的温室大棚,还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卷帘设备,架设了不留死角的浇灌管网。

“今年4月份开始建大棚,我这里的大棚也是请寿光的技术人员完全按照寿光的模式来建的,土墙下面的厚度有6米,上面厚4米,这种大棚比我们这里传统的保暖性更好。大棚里已经种植了豆角,黄瓜,圣女果,肥料全部是有机鸡粪。”贺建星说。

在蔬菜专家的指导下,贺建星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在豆角大棚内,贺建星从山东寿光请来的大棚种植技术专家董钧堂师傅正在忙活着给豆角蔓支架,董师傅边忙边介绍,“豆角和黄瓜陆续已经上市,拿黄瓜来说,一年种两茬,这个大棚的规模一茬最少能产4万斤黄瓜,最少能收入10万元,两茬就在20万左右,圣女果和草莓在十一月也能开始采摘”。看着这几棚长势喜人的蔬菜,董师傅为贺建星算起了市场收益。

说起今年的预期收益,贺建鑫也是难掩内心的高兴。谈到今后从事农业的打算,贺建星道出自己的心声:“农村创业前景好,我想先踏踏实实地学习大棚种植的各项技术,随后承包更多的大棚种植绿色食品,打造出自己的蔬菜品牌。自己也会不断学习现代农业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大棚种植中去,当一个脑袋富有、口袋宽裕的现代农民。”

新闻推荐

老惠与红枣的不了情

老惠和老伴在分拣地里收回来的红枣。朱婵婵靳天龙通讯员张瑜初次见到老惠时,他正和老伴蹲在院子里分拣刚从枣林地里运回来的红枣。老惠名叫惠作高,今年已经65岁了。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枣老板,但却和...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