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红枣今年产量67.5万吨 各部门多举措促销售榆林:企业收购1000万斤以上奖励50万 佳县:组15个促销队深入全国30个省市
华商报讯(记者 张云飞)“榆林红枣连续3年欠收,今年终于喜获丰收,全市红枣产量达到67.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0月27日下午,在2015年榆林红枣产销情况通报会上,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吕学斌说,虽然今年红枣喜迎丰收,但受各因素影响,红枣价格下跌,也遭遇了销售困境。
现状:目前只售出总量的1/5
据了解,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是中国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因枣区内无污染源,含糖量适中,营养价值高,且红枣品种多样,果实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风味甜润,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特产品。
今年全市红枣面积达17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5万亩,正常年份红枣鲜枣产量在30~40万吨之间,2011年产量为50万吨。“今年红枣喜获丰收,产量达到67.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吕学斌说,其中佳县、清涧、吴堡三县产量分别为30万吨、21万吨、7.35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86%。
然而,由于今年红枣迎来历史性的丰收年,全国红枣产能过剩,新疆、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红枣主产区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跌,红枣市场出现了销售难的现象。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能力下降、物价回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红枣价格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加之榆林红枣连年欠收,市场萎缩,部分地区枣农经营红枣的积极性不高,红枣品质有所下降,加工企业数量锐减,大批红枣加工企业改为加工销售新疆枣,导致榆林红枣出现了销售不畅的现象。
目前,全市已经销售红枣13.49万吨,约占全市红枣总产量的1/5。“从今年8月底开始,部分枣农、红枣加工企业改变传统采收红枣习惯,采取‘三三制\’有效延长销售季节。”吕学斌说,所谓“三三制”就是对鲜食品种、兼用品种、干制品种实施1/3青采、1/3红采、1/3熟采,其中青采阶段以销售鲜枣和加工蜜枣为主,价格较高;红采阶段以加工紫晶枣、熏枣为主,收购价在0.8-1元/斤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阶段红枣销售消费量应该占到总产量的1/4,不过,榆林市红枣95%以制干枣品种为主,现在霜降已过,大部分红枣基本完成采收。“目前,正值采收、储藏、分级管理、包装阶段,制干枣销售集中出现在霜降至下年的端午节,尤其是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前后仍是销售旺季。”吕学斌说。
措施:企业收购红枣政府奖励
从今年9月份开始,榆林市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枣区进行充分调研。10月22日,榆林市副市长王长安带领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专程赴佳县调研佳县收购营销情况,并在佳县召开了座谈会,出台了相应的措施。鼓励各类红枣加工、营销企业积极收购红枣,凡收购数量达200万斤以上的,给予奖励10万元;收购数量达500万斤以上的,给予奖励20万元;收购数量达1000万斤以上的,给予奖励50万元。
同时,佳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全县沿黄11个乡镇组成15个红枣促销队,深入北京、上海、四川等全国30个省市开展促销活动,并根据促销结果进行评比表彰,以及积极推进电商营销活动,鼓励东方红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网络平台、网站,积极进行红枣营销;利用“每天惠”营销平台,开展红枣促销活动。
另外,榆林市林业局对佳县订购风干机项目和东方红电子商务公司拨付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清涧县拨付扶持资金150万元,还积极与物流公司沟通协调,进行收费价格调整,将现有的“6+1”(首公斤6元,续重每公斤+1元)调整为“3+1”(首公斤3元,续重每公斤+1元),降低红枣物流成本。
转变:从追求产量到提质增效
近年来,榆林市积极调整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大幅缩减新栽红枣面积、加大红枣低产林改造力度,从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从传统销售模式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让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壮大。“红枣仍然是榆林市沿黄地区的主导产业,仍然是沿黄土石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吕学斌说,今后将继续促进红枣丰产丰收,提高红枣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从2016年起,榆林市林业局将计划实施“2110工程”,即每年安排实施2000亩防雨棚实施枣园;每年在沿黄滩地地区安排实施1万亩矮化密植丰产枣园,推广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每年安排10万亩一般技术措施的低改枣园,在修剪、拉枝、除草、施肥、防虫等技术措施入手,促进枣园丰产丰收。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郝锦龙)近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市交警支队获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有关规范、规定,榆林市在210国道、307国道、205省道和城市部分道路新增电子监控设备22处,...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