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特琴制琴师陈晓鑫: 让古乐器焕发新活力

玉林日报 2021-12-15 07:00 大字

▲陈晓鑫参加玉林本地的小型音乐会,希望更多人了解鲁特琴。

▲陈晓鑫制作的鲁特琴成品。

▲工作室内,陈晓鑫正在制琴。

说起乐器吉他,大家都不陌生,而提及更为古老的弹拨乐器鲁特琴,则鲜为人知。鲁特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是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的总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后来,因其弹奏难度较大、制琴工艺演变等原因,逐渐被古典吉他所替代。现在,鲁特琴已少有人弹奏。

在玉林小伙陈晓鑫看来,鲁特琴不仅有其独特的价值,还是能足以陪伴其一生的“朋友”。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将进一步发掘鲁特琴的制琴工艺,让这个古老乐器焕发新的活力。

从厨师到制琴师 古乐器在他手中“重获新生”

陈晓鑫的制琴工作室就坐落在玉林城区人民西路机电市场旁。工作室内,沙盘机、带锯等制琴机器工具一应俱全,琴架上还放置着即将完工的鲁特琴。看着自己“略有小成”的工作室,陈晓鑫告诉记者,他与鲁特琴打交道已有5个年头。

在校期间,陈晓鑫学的是烹饪专业。2008年从学校毕业之后,陈晓鑫顺理成章成了一名厨师,工作之余,陈晓鑫爱好起音乐,希望在音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2009年,还在学习古典吉他的陈晓鑫偶然听到一张音乐专辑,其中一首歌令陈晓鑫印象深刻,初听似是吉他,细听后发现其银铃般的细致音色又与吉他大相径庭。专辑图片显示,这把乐器的琴体呈半梨形。琴头为折形,整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切开半边的梨,形状与吉他有着明显区别。陈晓鑫查阅得知,用于演奏这个乐曲的乐器正是16世纪时期的文艺复兴鲁特琴。

“当时就被这个乐器的声音深深吸引住了。”在往后的日子里,鲁特琴的妙音清弦和它独特的琴型形状,在陈晓鑫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也许是年少轻狂,我就想把图片里的鲁特琴制作出来。”2016年,陈晓鑫辞去厨师的工作,专心鼓捣起了制琴手艺。

与吉他不同,鲁特琴具有独特的梨型背板结构,需要将数十块背板拼贴而成,制作流程相当繁杂。“鲁特琴的弹奏者在国内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制琴师傅了。”陈晓鑫想起曾经的制琴经历,感叹道,“从零开始,要将一把乐器制作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要攻克工艺难题,也要忍受独自钻研的孤独之苦,陈晓鑫在工作室里,经常就是一块木板、一把工具,一个人、一整天。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会用工具,就用木头进行刨工练习;不会用机器,就参照着说明书慢慢摸索;没有教学视频,陈晓鑫就根据网上仅有的图纸和数据,“依葫芦画瓢”做出鲁特琴的各个部件。

2016年下半年,随着一声清脆的音符奏响,陈晓鑫终于造出第一把鲁特琴,在技术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陈晓鑫告诉记者,自己做的第一把鲁特琴诞生时带来的激动,他永远无法忘怀。

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此之后,陈晓鑫的制琴工艺不断完善,制作的鲁特琴也日渐精美,越来越多的鲁特琴爱好者找上陈晓鑫制琴,“陈晓鑫牌”鲁特琴逐渐得到了鲁特琴爱好者的认可,甚至远销海外,陈晓鑫在实现了自己的制琴梦之余,还顺带养活了自己。

奏响鲁特琴声 分享慢节奏之美

闲暇之余,陈晓鑫喜欢在安静的午后,在工作室用鲁特琴弹上一曲古调,于陈晓鑫而言,弹奏鲁特琴会让他进入一个放松的、自我的维度,这种慢节奏的乐器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节奏。

今年已经34岁的陈晓鑫,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在他成长的时光里,一路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街道变得越来越干净,城区越来越美。”陈晓鑫告诉记者,城市在不断发展,也需要一些慢节奏的音韵。

陈晓鑫表示,鲁特琴的音色纯净空灵,曲调缓慢悠扬,是一种“慢热型”乐器。他认为,鲁特琴的乐曲能够传承至今,在于它足够动听、真挚,这种真挚弥足珍贵。

近年来,陈晓鑫通过建立起个人网站,在社交平台上上传自己的制琴或弹琴视频,让更多音乐爱好者了解鲁特琴。2021年,他尝试着参加一些玉林本地的小型音乐会,分享鲁特琴的慢节奏之美。“我喜欢鲁特琴,它的声音是那么美好,而我想分享这种美好。”陈晓鑫表示,制琴之路漫漫,鲁特琴背后还有许多文化价值值得探索,以后他会把鲁特琴继续做下去,为这座小城增添一份美好。

新闻推荐

车主注意 玉林可线上申领电子驾驶证了

打开“交管12123”APP,即可申请电子驾驶证。记者从玉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获悉,为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按照公安...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