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捐献遗体助力医学研究 运美集团退休职工唐盛惠传递大爱无私精神

玉林晚报 2021-04-29 06:39 大字

唐盛惠生前乐观,热爱生活

唐誉宇(左)向记者讲述父亲生前事迹

“父亲自己提出要求,要把遗体捐献给广西医科大学,希望对癌症治疗研究有用,能帮助更多人减少病痛……”4月27日,在玉林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者唐盛惠的女儿唐誉宇哽咽着说。

4月24日,运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唐盛惠在玉林市中医院因癌症并发症逝世。遵循父亲生前的意愿,4月26日上午,在玉林市殡仪馆开了追悼会后,唐誉宇将父亲的遗体交给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室的两位代表,随即,遗体被送往南宁作医学研究用。

提出遗体捐献意愿,去世前签下登记书

“2014年,父亲被诊断出患肺小细胞癌,当时他积极配合治疗,几年来病情也比较稳定。”唐誉宇回忆,父亲的病情是从2020年5月开始恶化的,因长期放化疗引起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后转变为腺鳞癌,经常出现疲惫缺氧、呼吸衰竭等情况,要靠制氧机来维持呼吸。为此,家里买了两台制氧机供他使用,平常遇到病情恶化还要住院治疗,以减轻病痛。

今年1月11日,唐盛惠病情再度恶化。他把唐誉宇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求:“了解一下玉林哪里可以捐献遗体,如何办理手续,去世后我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唐盛惠从电视上了解到遗体可以捐献,所以不断催促女儿办理相关事宜,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唐誉宇马上四处了解,最后通过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人士介绍,联系接洽好了遗体捐献相关事项。

“岳父的思想超前、开明,我们全家都支持他的决定,希望能对治疗癌症的科学研究有帮助。”唐盛惠的女婿徐喆说,希望以后有更多人加入遗体捐献行列,支持医疗科研事业发展。

1月18日,唐盛惠出现咳血情况,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在家中坚持签下遗体捐献登记书。3月,他因身体极度不适住院。4月,再度入院治疗,24日,因癌症并发症去世。“父亲走得平静安详,像熟睡一样,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唐誉宇说,父亲生前交代丧事从简,所以追悼会只邀请亲友和父亲生前单位代表参加。

4月26日上午,唐盛惠追悼会结束后,随即进行遗体捐献。现场工作人员向遗体默哀、鞠躬,向唐盛惠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其家属颁发了荣誉证书。唐誉宇含泪签字交接,了却了父亲生前的最后一个心愿。

传递大爱无私精神,女儿深受影响

唐盛惠生于1958年,是运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曾在玉林汽车总站修配厂、玉林汽车总站保卫科、玉林汽车总站派出所等部门工作,2018年9月退休。

在运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介绍中,给予了唐盛惠极高的评价——“工作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吃苦耐劳,秉公执法,大胆与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维护运输生产正常运转”。工作期间,唐盛惠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并多次被玉林市公安局嘉奖。

“父亲工作认真,爱岗敬业,学什么都很努力。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对我的影响很大。”唐誉宇回忆,父亲原来不怎么喜欢唱歌,但医生建议他通过唱歌来练习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后,他就每天下午去练习唱歌,歌唱水平提高很快。

唐盛惠爱好广泛,平时喜欢打乒乓球、打保龄球、写书法等,而且水平都很高。他经常拿写字来教育唐誉宇,“俗话说‘字如其人’,方方正正写好字,踏踏实实做好人”。

唐誉宇介绍,父亲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很高,经常对她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因此,他生病时不让家人告诉别人,怕给别人添麻烦。不过,在别人需要帮忙时,他却很乐意帮忙。

对于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不舍得让他们当兵吃苦,但唐盛惠却不这么认为。在唐誉宇18岁的时候,唐盛惠就送她参军,让她在军营里学会吃苦耐劳,变得坚韧有担当。唐誉宇表示,参军的经历让她受益终身。

“父亲一生都在以身作则教育我如何为人处事,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还用捐献遗体的方式教育我要大爱无私。”唐誉宇动情地说,她要向父亲看齐,申请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医学科学研究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温驷昌)

新闻推荐

不遗“鱼”力拓市场 玉林罗非鱼出口大增

本报玉林讯近日,在广西百嘉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内,23吨货值3.7万美元的冻罗非鱼片在流水线上被封存装箱,经南宁海关所属玉林...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