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白糤

玉林日报 2021-03-08 06:24 大字

“入村当土匪”。

2021年2月6日,周末。在玉林一家医院已经工作了6年的小涂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个动态。照片上,他家俩孩子趴在旷野中,面前是用泥块堆起来的“薯窑”,红红的火苗衬着孩子们那张极其兴奋的小脸,一条小狗跟班似的趴在旁边。孩子们的后面,是南方冬天特有的夕阳,构建出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另外一张照片,是本地传统的年货 白糤。

朋友们看了,不禁失笑。小涂,这位来自江西的小伙子,越来越本土化了,越来越像一个玉林人了。

没错,当年,他就是为了爱情,仗着一股热情,初生牛犊,天不怕地不怕,跟着女同学,从千里之外的江西,来到玉林,就想呼吸南方独特的空气,与心爱的人长相守。没想到,一来就6年了。

刚来玉林的那几年,他每年都携上妻儿,回一次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但是从去年开始到现在,700多天,因为疫情,他没能回去过。老二至今没有见过爷爷奶奶。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想老家,想双亲,想儿时的玩伴。随着玉林的进步发展,他越来越感觉自己离不开这片土地。

每天早上,他早早起来,带上大宝,先到西街口那摊小有名气的“石磨肠粉”店,美美地吃上早餐。送完大宝去幼儿园,他就开始上班。晚上下班后,他们全家常常去郊区丈母娘家,跟岳父喝上二两本地的米酒,而岳父早早就准备好他们极其喜欢的“牛料”,爷儿俩边吹牛边喝酒,妻儿在旁,写作业的写作业,玩耍的玩耍,不亦乐乎。

这不,年快到了,知道小涂今年继续在医院值班,岳父早早给他们电话,要他们周末全家回来“炸白糤”。

小涂并不是第一次见白糤。读大学那时,女同学每年变着花样,把不同字样的白糤从玉林带到了江西。白糤易碎,她硬是一路小心翼翼地护着,把圆圆的整个白糤送到他的嘴边,女同学就是用白糤收了他的心,让他乖乖地跟着来到了玉林,直至今天。

小涂全家到达时,岳父已经把工具都架好了。满满的一锅花生油,是炸白糤的基础。旁边的箩筐里,是一个个圆圆的白糤胚,像筛子倒扣,“福、禄、寿、喜”,样样齐全。

油锅烧沸后,小涂帮忙将白糤胚放进去,岳父用筷子翻动,两面轮炸,直至白散胚炸发,不到两分钟,一粒粒糯米像爆米花一样炸得白白胖胖,捞起来就大功告成了。旁边的两个小家伙早就口水直流,刚想把手伸过去,母亲在一旁呵斥,只好把手收了回来,外公连连说:孩子们等等,烫嘴,凉一下。

一整天,全家忙得不亦乐乎。炸白糤的炸白糤,整“薯窑”的整“薯窑”,傍晚时分,过年的东西,已经准备完毕。除了白糤,还有“翘连”、肉粽,小涂夫妻带上孩子,给隔壁的叔叔婶婶们送过去,叔叔婶婶们执意要留小涂吃饭,还给了俩孩子大红包。叔叔们还希望,等疫情过去,请小涂父母一起来玉林。

欢声笑语间,小涂感觉自己像白糤一样,在滚烫的油锅里幸福地膨松开来。

新闻推荐

玉林市教育系统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志愿者在给市民维修风扇。本报讯(记者黄冰通讯员甘贞贞)3月5日,玉林市教育系统在玉林市教育系统党群服务中心(玉林高中附...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