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杀进”汉城奥运会 毛巾手帕厂是怎样做到的? 1990年,出口产品占全厂总产量的30%

玉林晚报 2021-03-04 07:35 大字

原来的毛巾手帕厂产品众多

老职工介绍当初的生产情况

1988年,是玉林毛巾手帕厂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它的产品走进了韩国汉城奥运会,得到了东道主的高度认可。接着又获得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大订单。到了1990年,毛巾手帕厂出口产品占全厂总产量的30%。

除了拥有过硬质量的产品外,毛巾手帕厂在产能上也获得大幅提升,当时生产能力达到年产毛巾600万条、手帕380万条和提花毛巾被8万床。从一个合作社起步,产品还走出了国门,辉煌了数十年。尽管最终它因诸多原因停产,但它走上辉煌的道路,依然有不少闪光之处。

敢为人先,产品“杀进”汉城奥运会

1986年,玉林毛巾手帕厂创下了一个壮举,与韩国商人签下合同,产品正式走进韩国市场。

“韩国是当时亚洲四小龙之一,中国与韩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能够闯进韩国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有敢为人先的眼光和勇于担当的胸怀。”当时的厂长陈大志至今谈起与韩国商人的合作,还是兴奋不已。

那时陈大志弄不懂这样做是不是合乎相关法规,只是觉得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好在,他的想法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还赞他“有想法,有胆量。”于是,他通过之前合作过的港商,邀请韩国商人到工厂参观。韩国商人对毛巾手帕厂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很快决定合作。

“如果不是不甘心自己的产品只在国内市场‘窝里横’,可能就真的失去了一位对毛巾手帕厂来说至关重要的客人了。”虽然用今天的目光看,这样的交易再寻常不过。但在那时,算得上一个创举。陈大志说,后来,出口的产品还是辗转到香港,然后再通过香港的客户出口到了韩国。

“由于产品质量好,两年之后,遇上汉城奥运会,这名韩国商人又订了一大批货,专供奥运会使用。”这个订单轰动了整个玉林。毕竟,当时玉林的产品很少有走进奥运会赛场的。陈大志说,订单不但让职工很是提气,还大大提高了毛巾手帕厂的名气,“相当于打了一个漂亮的广告。”

在奥运会赛场上扬名之后,很快就把一名台商吸引了过来。这名台商参观工厂后,二话没说扔下了一张大订单,订购了一批毛巾和茶巾。

走进奥运会赛场、与台商合作之后,毛巾手帕厂的出口量持续增加。到1990年,毛巾手帕厂出口产品占全厂总产量的30%。是年,该厂总产值达364.4万元,实现利润57.93万元,税金27.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9303元/人。

按照部、厅颁发的标准,坚定走质量至上之路

在质量上下狠功夫,坚持“质量为王”,是毛巾手帕厂辉煌数十年的最主要原因。

据悉,成立之初,毛巾手帕厂的质量管理机构尚不够健全,而且方法也简单,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是由生产科兼管,对成品半成品的质量,由生产人员自检或互检。而车间也仅设一个验巾小组,主要负责成品的等级划分,因此工作曾出现漏洞。1980年,工厂下重手狠抓质量,设立了专职质检员,负责全厂的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管理。

“1985年,厂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由厂长担任主任,生产科长任副主任,设专职人员2人、兼职人员4人。”毛巾手帕厂最后一任厂长宁耀萍说,下面还设半成品检验组、成品检验组、准备组、染整检验组、化验室。生产车间中,每个班还由班长专门负责当班巡逻质检工作。

“毛巾系列产品按纺织工业部和自治区纺织工业厅颁发的巾被复制行业的标准,手帕系列产品则按纺织工业部颁发的F1514-82标准。”据宁耀萍介绍,工厂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标准化,提高职工对质量标准的认识,还安排职工到上海纺织工学院深造。至1987年,毛巾、手帕的质量指标达到了90%以上。

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毛巾手帕厂建立和健全了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的岗位责任制。“工厂制订了一系列检验程序。”宁耀萍说,从原料、辅料的样品到煮漂、染色后的强力、光洁度再到印花、烫平、洗巾等各个工序,都有严格的检验程序。

除了质检层层加码之外,购进的棉纱也非常讲究。工厂不经中间商,而是直接到河南、湖北等地的棉纱厂购进纯绵纱,以保证能拿到优质的原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毛巾手帕厂还投入300万元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也是毛巾手帕厂走向辉煌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密码。

“工人都以工厂为家,平时加班加点,到了周末也主动加班。”宁耀萍说,那时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但是工人都毫无怨言,遇上任务紧,延迟一两个小时下班是常有的事。

原织造车间主任欧振宁还记得,在当纺织工人时,她就经常带盒饭到车间来,吃饭时也不愿放停机器,边干边吃。现年88岁的涂第聪原来也是织造车间的工人,她以前一个人开3台机。她说工作时是不能坐的,得在3台机之间来回走动看管机器 ,吃饭也是在机器前吃。“那时真不觉得累,总有用不完的劲儿。”1983年退休后,她一直住在厂里,总觉得这里才是她的根。

“那时早上5点就开始上班了。”有一个叫吴海忠的工人,经常是早早就来到厂里,因为工作突出,还曾获得玉林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宁耀萍说,很多职工是一家几代人都在这里上班。在工人眼里,工厂就是自己的家,厂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即使是现在,工厂里有什么活动,一个通知,工人都会准时前来参加。

如今,毛巾手帕厂虽已英雄落幕,但几十年来屡创辉煌的豪气,那曾经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依然令不少老职工津津乐道。

(记者 王耀前 周立华)

新闻推荐

开学第一天 交警来护学

交警护送学生过斑马线本报讯(记者李楷诚通讯员陈金茂庞宇勋)昨天是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为保障广大师生上下学期间的交...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