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九中新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玉林晚报 2020-09-10 07:03 大字

梁雁逾(左二)与年轻教师交流,并进行跨学科指导

编者按

9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每年的教师节,总有一批青年人满怀热情踏入教师岗位;也有一批老教师将要离开三尺讲台;有人离开家乡,为玉林教育工作奉献力量;还有人在村子里被孩子们的爱与善良围绕……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初心。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的记者走进校园,倾听老师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心路与情怀。

金秋九月,迎来了新学期,又有一批年轻教师走上玉州区九中的讲台。有趣的是,这批年轻教师当中,有3人曾是九中学生,她们分别叫李佳芝、冯雨佳、唐梦莎。重回母校,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与昔日的恩师并肩站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爱的教育。曾经的师生,变成了朝夕相处的同事。她们的故事,完美地演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节之际,她们共同品味这种奇妙的缘分。

李佳芝:当我成了“你”,才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

李佳芝是玉州区九中今年秋季期刚入职的一名新老师,担任该校七年级某班的班主任。9月4日,正好是她到校任教的第6天。

“担任新生班主任,每天都围着学生转,很忙但也过得充实。”李佳芝说,在学生时代,她并不知道当老师原来是这么忙的,总觉得老师经常出现在学生面前是再正常不过了,可如今自己在这里当班主任,才发现当老师真的很忙,不仅要备课、上课,还要管理学生们的日常,到了放学时间也不能按时下班。

说是“新”老师,李佳芝对于教师这个岗位,其实并不陌生。大学毕业后,她通过教师公招考试,成为玉州区仁厚初中的一名英语教师,站上三尺讲台之初,由于没有上课经验,讲话都会紧张到全身发抖。为上好课,她常常虚心向学校的前辈们请教,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日常行为有进步时,她感觉当一名老师很有成就感。

经过几年的历练,李佳芝在这个学期来到更大的“舞台”——玉州区九中,展示自己的才华。重回母校的她,身份已由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学校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生源也比以前要好很多。”李佳芝说,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母校报到时,有一名教师主动拍了拍她的肩膀并跟她打招呼。她先是愣了一下,才认出是当年教过她政治科的梁老师。这么多年过去了,梁老师的容颜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听说过几年将要退休。

李佳芝表示,昔日的师徒,如今成为了同事,在恩师面前,多少还会有点紧张,但她会虚心向恩师请教。

冯雨佳:“当年老师的那套教学方法,我现在也效仿使用”

冯雨佳也曾是玉州区九中的学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通过教师公招考试成为一名语文老师。2018年,正是玉州区九中20周年校庆那年,她回到母校当老师。

“在这么特别的时刻,我能以老师的身份回到母校工作,为母校的发展奉献青春,感到很光荣。”冯雨佳说,大学毕业实习,她也是在母校九中实习,在结束实习那天,时任校长赖秀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以后一定要回我们九中工作啊!”赖校长这番话,一直鞭策、鼓励着她。后来,她果真回到了母校任教。

一开始,冯雨佳是担任科任老师,后来当了班主任,如今带的是八年级学生。“我跟学生相处很融洽,他们都叫我老冯。”冯雨佳说,自己还很年轻,她也不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叫她冯老师,不过听着叫“老冯”感觉也亲切,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于是她也就欣然接受了。

“政治科的梁老师也教过我,而且连续教了我们3年。”冯雨佳说,她与梁老师彼此间十分熟悉,她回母校工作时,梁老师由衷替她感到高兴,并跨学科指导她教学与教研。而她对梁老师的教学方法亦是推崇备至,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梁老师在给他们上课时,尤其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辅导。特别是到了九年级,不管学生们成绩的好与坏,梁老师都会一视同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冯雨佳表示,梁老师这套方法很管用,尤其对于平时表现不好或基础不牢固的学生,会感觉自己一样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关爱,学习就格外有动力。如今,在语文学科,她也是效仿梁老师的教学方法。

唐梦莎:“新老师虽然年轻,但也有年轻的优势”

曾经的玉州区九中学子唐梦莎,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北漂一段时间,于去年考回玉州区九中工作。

“我回玉林参加美术科岗位的考试,一不小心考了个第一名。”唐梦莎说,当时,有很多学校可供她优先选择,母校自然是她的第一选择。转眼间,她在这里工作了一年。

唐梦莎认为,作为一名新教师,自己虽然年轻,但年轻也有年轻的优势。就她所任教的美术课而言,虽说是副科,但在北京的中小学课堂,这门课可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她可以把从北京所学到的东西,搬到母校的课堂,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加以完善、因材施教。

“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欣赏美的能力,可以不会画,但一定要会看,善于观察美。”唐梦莎说,美术虽然是一门副科,但并非无关紧要,学生如果能发现身边的美,反过来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梁雁逾:用心去培养新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这些年轻教师口中的梁老师,是玉州区九中的高级教师梁雁逾,1989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政治课教学,先后荣获广西区优秀政治老师、优秀科组长、“玉州名师”、玉州区“骨干教师”、玉州区“学科带头人”、玉州区“百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采访当天,梁雁逾与这几名年轻教师交流,并对她们进行跨学科指导。今年52岁的她,用深情而欣慰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几名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满眼都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我21岁开始当老师,执教31年,还有3年就要退休了。”梁雁逾说,读书阶段,无论小学老师还是初中老师都对她很好,她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从2000年至今,梁雁逾在玉州区九中任教整整20年,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这里,一门心思扑在教学教研上。

“在九中,勤奋的老师还有许多,我只是其中一个。”梁雁逾说,因为有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这么多年来,学校的整体教学成绩在玉州区始终名列前茅。

曾经的学生,陆续成为“灵魂工程师”,并返回母校书写无悔青春。对此,梁雁逾表示,看到自己的学生回校当老师,她感觉很有成就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虽然所任教学科不一样,但她会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方法去帮扶新老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梁雁逾说,再过几年自己就要退休,心里多少有点不舍,她希望通过这几年时间,用心去培养更多新教师。

(记者 陈君铭 通讯员 甘贞贞 实习生 李仟)

新闻推荐

公务接待也要厉行节约

本报讯(记者禤繁)带头做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参与者和推动者。9月8日,记者从玉林市接待办了解到,玉林市直接负责安排公务...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