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有机肥;喷叶面阻隔肥;往田里洒石灰调节土壤pH值 土壤改良 “瘦”地里长出“健康粮”

玉林晚报 2020-09-09 07:03 大字

覃艳(前)观察水稻长势

时下,在玉州区仁东镇鹤林村农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区,十几公顷水田里,7月初种下的晚稻连成一片,禾苗长势喜人。

从今年开始,玉州区农业部门对鹤林村这片水田实施土壤改良,通过科学施肥、强化管理等手段,使土壤中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下降,增加利于水稻生长和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提升稻谷质量。

“这片示范区面积为13.72公顷,在南江街道还有一个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区。”玉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介绍,这是玉州区农用地安全利用的一部分。在示范区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土壤改良,一是施放有机肥;二是喷叶面阻隔肥,阻隔水稻对有害元素的吸收;三是往田里洒石灰调节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品质,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减少对有害物质的吸收,确保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

此外,对于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达到土地安全利用的效果。

据了解,示范区农户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水稻种植。农业技术人员根据示范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耕作方式和污染物种类,通过优化施肥结构,亩施用80公斤安全有机肥作基肥。同时,开展叶面肥调控,在水稻分蘖末期至灌浆期,选择无人机或人工喷施硅、锌、硒等叶面阻控剂2次,每次施用间隔7-10天。水稻种植期间,加强田间水质监测、用水管理等。

同时,在水稻灌浆期—蜡熟期保持田面水水位约3-5cm,进入蜡熟期后进行排干。此外,还进一步配套实施选用良种、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使土壤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有效性显著下降,对水稻生长毒害效应得到明显变弱。

“我们对示范区内的早稻稻谷进行抽检,相关元素含量达到了国家对水稻安全的标准,”覃艳介绍,经过上半年的土壤改良整治,示范区内生产的稻米已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土壤改良获得村民的积极支持,“经过土壤改良后,家里的水稻长势明显比往年好,吃得更放心了。”鹤林村村民陈大伯表示。

(记者 温驷昌)

新闻推荐

玉林公交开通一批学校定制专线 学生可享受“一站式”接送

福绵区新桥高中学生排队乘坐定制专线公交车。本报讯(记者曾维栋通讯员周赞)开学季已经到来,玉林市公共汽车公司提前部署,精准...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