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治理鹏垌村 广西玉林市一个古村落的锐变

玉林日报 2020-08-08 07:05 大字

仁东镇通过乡村治理“三板斧”打造“鹏垌样板”。 (廖源 摄)

编者按:8月6日,人民网刊发通讯《“三板斧”治理鹏垌村》,报道了玉林市玉州区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鹏垌村,通过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乡村治理、振兴新路子,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现本报全文转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夏日里的鹏垌村,水清树绿,鸟语花香,古建筑的黑瓦灰墙点缀其间。村民三三两两,或下地劳作,或闲坐聊天……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通过治理创新,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乡村治理路子;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既保存了原有的古村风貌,又发展起了乡村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今天的鹏垌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文化村落”,今年初还获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鹏垌村的华丽转身,来自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改善村民出行环境

鹏垌村治理的第一板斧,砍在了改善村民居住、出行环境上。

鹏垌村分南北片,原来的主要村道沆沆洼洼、崩塌阻断,村民不得不绕道而行。

路不通,就谈不上美化绿化和发展经济。2014年,环村路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新修环村路须砍掉一片竹林,还要拆掉一些老房子,涉及的村民有100多户。

“房子和竹子的主人同不同意?赔偿金会不会狮子大开口?”鹏垌村村委会主任陈世念心里没底。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修环村路的提议一发出,涉及的村民纷纷主动砍竹拆房,连赔偿也不谈了。

有了村民的支持,环村路很快便修好了。原本被阻隔的村民又互相走动了。村委会一鼓作气,连村里的鱼塘和几处休闲娱乐场所,也一并修好了。

环村路修成了鹏垌村村民的“连心路”“团结路”。

第二板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

鹏垌村现存的老屋主要是清朝咸丰年间建成的康乐庄建筑,每块砖瓦都散发着岭南特色。

“让这些老屋‘原地踏步’呆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村“两委”和村民理事会合议之后取得了共识:要发展,就不能藏着掖着“金饭碗”。

说干就干。鹏垌村又抡起了“第二板斧”: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古村落。

“醒”过来的鹏垌村动起来了。热心村民四处寻访原籍鹏垌村老村民和文化人,编撰鹏垌村的“史料”,制定实施方案,申请传统村落,多方筹集改造资金……

2018年,玉州区选定鹏垌村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

以乡村田园风光和明清古村格局为依托,投资2500万元修旧如旧;围绕“清、拆、治、绿”四大重点,投资5450万元,进行村道风貌改造、污水治理和改善人居环境。

改造后的鹏垌村焕然一新,既保存了古村的原有风貌,又处处展现着新农村特色风光。

第三板斧:村级治理,村民理事会功不可没

“第三把斧”砍向哪里?鹏垌村自有法子:自治、法治、德治三结合,推进乡村科学治理。落实“一约四会”机制,成立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一系列措施引导村民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推动村里各项事业。

“鹏垌村村民理事会由村里8个村民小组组长为骨干组成,‘常务’就有10多人。”理事会“常务”成员陈剑展说,理事会一经成立,便承担了“议事会” “参谋部”的角色。理事会从硬化村道开始,每一项建设都扮演着组织、筹钱、建设的角色,一步一个脚印,让鹏垌村一点点地发生变化。

“包括环境、护林、治安、消防、村风、邻里、家庭7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写进了‘村规民约’。”陈世念介绍,遵守村规民约,如今已经成为村民的习惯。

今天的鹏垌村,既展现了现代新农村的气息,也留住了恋家爱家的乡愁。不仅建成了200多公顷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还发展起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2019年,鹏垌村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昔日的古旧村庄,实现了从外在到内质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 玉林开启新观影模式

市民进去观影前需先测体温。影院实行隔座售票,保证观众间距。在国家电影局和玉林市政府部门的要求指导下,7月20日,玉林城区...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