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不要怕 家庭护理是关键
小儿发热是儿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一开始就表现为发热,大部分家长发现宝宝发热时常常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记者请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李敬光给大家介绍一些发热的基本知识,让家长更清楚、更容易地处理孩子发热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孩子体温多高是发热?
李敬光说,体温超过37.3℃定义为发热;37.3℃~38.0℃为低热;38.1℃~39.0℃为中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运动、进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体温发生变化。比如孩子哭闹、吃奶后,体温略有升高,在活动结束休息15分钟左右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当感觉孩子体温升高,或者孩子状态不如之前的时候,例如不愿吃东西,不愿喝水,不想动,不爱玩,不想睡,哭闹的时候,以上情况提示孩子可能有发热,需要测量体温。总之,感觉孩子不对劲,先测个体温。
孩子发烧需要退热吗?
导致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种,非感染的包括免疫性疾病、肿瘤、脑外伤等,这些对于儿童而言不常见。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
李敬光说,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不但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还可以通过分析发烧的形态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此外,发烧本身还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体温<38.5℃时,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38.5℃,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两次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四次;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可适当积极退热,提前应用退热药。
退热方法有哪些?
小儿发热,应该如何退热?李敬光表示,退热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两种方法,家庭护理是关键。其中,物理降温较安全:1. 减少衣被,调节室温。发热时应减少衣服、松开衣被,以免发生高热惊厥。打包降温适应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一句话:搓手搓脚很有效,不捂被子最重要。2. 温水擦浴。发烧时可用温水擦拭身体或洗温水澡,水温为低于体温的1~2℃,常选用的擦拭部位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动作要轻柔稍用力擦至皮肤微红。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3. 冷湿敷。可用冷毛巾、冷水袋、冰袋敷在前额。冰敷适宜于发热但没有畏寒、寒颤的患儿,若患儿高热手脚也发烫,还可给予头枕冰袋。如果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停止使用。4. 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嫩,酒精在擦浴过程中,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的同时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酒精吸收而中毒,而且有可能导致过敏。因此儿童禁用酒精擦浴。
在需要使用药物退热时,不要用阿司匹林,不要使用激素退热。可以选择泰诺林或者美林,推荐不分先后。小于3个月的孩子不能擅自使用泰诺林,对于有蚕豆病、肝功能损伤的,也不要用这个药。需要区别的是,泰诺林是单纯的退热药,但是泰诺不是,那是复合感冒药,不要用错了。小于6个月的孩子不要擅自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肾功能损伤的,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的,不要使用该药。
哪些情况应就医?
孩子发热有这些表现,应立即就医:1. 高热或者超高热;2. 发热超过3天以上;3. 伴有精神差、排尿少、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等脱水情况;4. 伴有腹泻、呕吐、抽搐;5. 伴有呼吸困难;6. 3个月以下体温超过38℃,尤其是新生儿发热。李敬光提醒家长,宝宝发热应多饮水,服用退热药后出汗量增加,水分丢失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可能出现脱水。多饮水可增加尿量,促进毒素排出。应多喝水、果汁,1岁以下孩子不能喝蜂蜜水。也可通过喝清淡的汤或粥补充水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冰)4月14日,记者从玉林市人社局了解到,为了全面关心爱护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和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该局印发...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