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分两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榆林日报 2018-05-05 10:25 大字

本报记者魏丽娟报道5月2日,记者从全市畜禽规模养殖整治工作会上了解到,榆林市将加大工作力度,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分两步实施。

今年,榆林市将完成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关闭搬迁,其中,集中饮用水源地、无定河等重要河流湖库、红碱淖国家自然保护区关闭搬迁任务于6月底前完成,其他禁养区的关闭搬迁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

2019年和2020年,主要完成限养区、适养区规模养殖(主要为猪、鸡、奶肉牛养殖)的综合治理任务,力争在2020年末,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高效的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榆林是畜牧业生产大市,同时也是生态系统脆弱区域。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产方式,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和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引进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和技术,养殖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升。但同时,全市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不足50%,部分养殖场户废弃物直排、处理不达标,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下一阶段,榆林市将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小区)的关闭搬迁任务,推进限养区、适养区的养殖污染治理,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发展有机肥加工,鼓励第三方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畜禽粪污处理体系。加强畜禽养殖规划引导,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配套落实对畜禽养殖在土地山林流转、有机肥生产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改造、沼气发电等方面的激励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以畜禽养殖密集区为重点,总结实用、成熟、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染防治工艺和技术,既打好禁养区关闭搬迁的“歼灭战”,全面消除隐患,又打好养殖污染治理的“持久战”,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防控工作。

新闻推荐

榆林工商局开展“红盾护农”行动

  本报讯(记者徐颖)4月17日,记者从榆林市工商局获悉,从即日起至11月底,榆林市工商局在全系统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此次行动紧扣夏种、...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