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机场这十年”系列报道之四以文化人 锻造前进力量

榆林日报 2018-05-04 08:55 大字

本报记者宋炜 通讯员魏辽

“环境形象也是生产力”。转场10年来,榆林榆阳机场筹措巨资,在场区内栽树种草、养花架亭,不断改善场区环境设施,“三季有花、冬季有绿”的园林式机场,让旅客出行和员工工作生活更加愉悦舒心,榆林榆阳机场也因此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

榆林榆阳机场始终相信,有激情、有内涵、有创造力的员工才能更好地服务旅客、服务企业。多年来,机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导人、塑造人。公司党委制定下发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员工思想动态反馈制度》《思想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员工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认真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思想教育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愿景保持一致,打造了全新的发展力量。

机关安运部的田晓峰,曾经是一名场务工。党员学习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了他一步一步成长的足迹。进入机场工作7年,他从一名普通的场务工人成为了场道助理工程师。2017年,他作为机关与基层交流的对象,来到了安运部工作。

“过去在基层只需要关注业务方面的工作,现在到了机关参与了管理,干工作要考虑得更加全面。”田晓峰认为角色的转变对于他来说挑战很大,但他有信心胜任。

班组是企业生产中最基础的单元。榆林榆阳机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已将班组建设的成果渗透进发展的方方面面。班组文化凝聚了人心力量,班组建设成为基层管理的重要抓手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消防大队是机场的标杆班组。按照班组建设“三下一上”的工作要求,消防大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常态化拉练,训练水平不断提升。新近购置配备的世界先进的进口消防主力车,让这支机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更加强大。

近年来,已经有多名员工通过班组长这一岗位晋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班组建设令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更加完善。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对于榆林榆阳机场的每一名员工来说,“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的“两谋原则”,切切实实让他们感到被认可、被尊重。

机场投资近600万元的文体活动中心让大家业余时间有了去处。工会成立了乒乓球、篮球、羽毛球、书画摄影、足球、文艺、棋牌、台球等多个俱乐部,积极参加地方各类文体活动,展示了员工忠诚敬业、企业和谐兴旺的形象,机场先后被省总工会、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

十年来,机场改革、建设、发展的成果由广大员工创造,也均由员工共享。正因为如此,尽管远离城市的繁华,榆林榆阳机场员工依旧能坚守岗位,默默为旅客服务,为企业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新闻推荐

全省首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杨晓慧摄影报道“一样的玉米籽,这里比别家卖得便宜些,而且质量更有保证,科技超市让我觉得放心、实惠!”榆阳区补浪河乡那泥滩村村民李分全开心地说。4月24日,榆阳区率先在全省试点建设的农村...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