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戴征社、尉俊东调研城区重大项目建设时强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真正把榆林打造成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榆林日报 2017-07-13 09:25 大字

7月12日,市委书记戴征社、市长尉俊东调研榆林大剧院建设情况。赵小军摄

本报记者赵小军报道7月12日,市委书记戴征社、市长尉俊东带领榆林高新区、榆阳区以及市发改委、国土局、住建局、建规局、交通局、文化局、体育局等部门负责人,就榆林城区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强调建设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民生保障水平既是重要标志,也是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补齐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短板,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真正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为陕西追赶超越添自信、强底气、担当榆林使命,也让老百姓在城市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戴征社、尉俊东一行先后来到榆神榆林热电联产项目、榆林大剧院和博物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三馆两中心”规划选址地以及高铁站备选站址、榆阳机场二期项目进行调研,并认真听取项目推进情况介绍,对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戴征社指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榆林中心城市建设框架已经拉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但也客观存在管理理念滞后、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缺失、规划引领作用不到位等明显“短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通过加快重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水平。

戴征社强调,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科学布局好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要尽快确定高铁站、各重大场馆选址,为下一步启动实施奠定基础。要尊重城市过去既有的规划,及时修编和制定新的规划,并结合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资源生态脆弱的现实,加快疏解老城人口、保护老城风貌,丰富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完善高新区、西南新区功能,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重点对空港生态区和榆溪河、榆阳河、芹河、沙河等进行保护,同时着眼长远,把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一步做到位;要改革体制、强化管理,尽快成立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做到“一支笔”审批,分批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要提升城市绿化、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并明确各场馆建设主体,对重大规划项目要加紧启动实施。

尉俊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全局,增强紧迫感,加快推进高铁、机场、公共服务场馆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推动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委副书记钱劳动,市领导李春临、张海峰、李文明、杨东明、苗丰等一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

新闻推荐

男子办四张信用卡恶意透支28万余元

杨某今年40岁,榆阳区人。2016年8月28日至9月1日,临时羁押于北京市西城区看守所,2016年9月2日,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工业园区分局刑事拘留,2016年9月9日,经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检察院批准...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