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难忘榆林四合院

阳光报 2017-07-12 01:04 大字

贾博

我的家乡在榆林。榆林这座城,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古时为边关之地,自然气候恶劣,土地贫瘠。

过去在很多人印象中榆林本是默默无闻的,虽然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名城相比,其声不广,其貌不扬,但随着丰富的煤矿、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的陆续发掘,使得今天的榆林从人们眼中的大漠边城一跃成为国家级能源基地。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榆林城号称驼城,雅名榆阳,古也有“小北京”之美誉。前一时期回榆林看望父母,期间,我多次遛街,常常在老城的大街上依着骑街的六座古楼穿行而过,看那些临街的古建筑,感受这座城的生活气息;沿着环城路仰望建于15世纪的明代古城墙,至今仍挺拔矗立;拧开水龙头,榆林城中普惠泉的桃花水,流淌不断……。可以讲,榆林城是塞北大漠少有保存完整的古城。

据曾经供职于榆林日报社的老父亲讲,榆林自明代中叶以来,即是九边重镇又是陕晋蒙宁结合部中心城市,文官武将、边商富贾和手工业者云集。明清时京、津两地戍边官员把四合院安置在榆林城里。四合院因由四栋房屋围合成院,故称为四合院,院落多取南北方向或者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为正房,正房一般为5间,两旁设有耳房,南房、西房则系倒座,左右两边各3间曰厢房。两个以上四合院纵向或横向串联而成的是大四合院。高墙低檐的四合院便成为各阶层人士聚居的处所,其规模与档次取决于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我在探寻中踏进城里现存的几座四合院内观看,基本上破败不堪,难觅当年风光。不由得就想起我小时候居住过的四合院。当时,我们家住在榆林地区榆林县三官会巷(现为榆林市榆阳区交通巷)被政府没收的大资本家“李麻绳”家的四合院上院南房。“李麻绳”家上院、下院相连的大四合院是当年榆林民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门楼高大有气势,进入大门迎面雕有“福”字的照壁,侧面墙上精美的梅、兰、竹、菊砖雕;院内门窗皆是朱漆木雕,各居室都盘有火炕,墙上还有精美的炕围画,室内普遍放着带有铜饰的大竖柜,正房两侧一般有耳房,分别为厨房和书房等,两院房中间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地坪。我们八户人家由政府安置分别居住在大四合院上院、下院的东房、南房、西房和北房中,两个院子里的人家有说有笑有争吵,小伙伴们打打闹闹欢乐多。

在现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的裹挟下,任何城市都难以独善其身,榆林也未能幸免,最能代表榆林味道的老城区,近些年不断被蚕食,而曾经令人惊叹的明清四合院,原来有几千座之多,现在仅存几座,且破破烂烂,这点似乎是每个榆林人都不愿看到的。

车多了,路窄了;楼多了,四合院少了;煤多了,蓝天少了;钱多了,文化少了。虽然城市不能不发展,但我只能祈愿,城市化的发展中应该多保留些文化遗产,因为四合院也是榆林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应该是古城的魂。

我生在榆林,长在榆林,骨子里热爱这座城市。对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完好保留榆林四合院的看法,无非是表达对榆林爱之深。

我,难忘榆林四合院。

新闻推荐

榆林现3D斑马线! 司机:远看以为遇到障碍物

当你驾车时,若看见浮在马路上的斑马线是否会吓一跳?近日,途经榆林市建业大道高新完全中学路口的司机就遇到了这种斑马线。有人担心: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导致追尾7月2日,记者在榆林市建业大道高新完全中学...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