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市场 玉林最古老的市场之一

玉林晚报 2016-10-27 00:00 大字

所售商品丰富多样。传统簸箕深受玉林人喜爱。市民常见的小板凳也有售。大市场曾是玉林最大最繁荣的市场据玉林市志记载,玉林大市场1949年建成于东岳岭(今东成小学后面),1968年移至现址,紧靠环城路,交通便利。当时有摊位470个,子、卯、午、酉日为圩期。日赶圩约2万人次,月成交额80万元,上市商品有猪、牛、禽、木器、农具、成衣、粮食、饮食、竹木等,是当时玉林最大、所售商品品种最丰富也是最繁华的市场。如今随着城市的变迁,大市场破烂不堪的瓦顶屋与周边的现代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它也不断被大型商场、高层住宅等相继取代,正逐渐从市民的视野中消失。

旧时:商品琳琅满目,市场规划井井有条

据介绍,旧时的大市场叫“圩”,新中国成立后改叫“旧市场”,后来玉林人习惯叫“大市场”,是玉林最古老的市场之一。至今,大市场“三日一圩”的传统还依然保留着。

说起旧时的大市场,不少老人都津津乐道:那时的大市场比现在的大型超市还要“超市”,大到家具床褥,小至肉蔬瓜果、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市场的规划也井井有条,各行各铺按规定位置摆卖,由一排排简易大帐篷组成一个繁华的市场。现在走进大市场,也还能看到那一排排木制房屋,当年之貌还有迹可循。

如今:淡出视野,盛景不再

都说大市场的商品“又平又灵”,很多市民都会在圩日前往选购,记者也赶在圩日来到了大市场,却没看到传说中熙熙攘攘的盛况。也许不是周末的缘故,也许大市场真的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闲聊中,购买簸箕的市民刘女士心满意足地说:“这种簸箕最实用了,包饺子用其他东西装都需要铺一层面粉才不粘底,而用传统的簸箕不用铺面粉,包好直接摆上去就行,不粘底不变形、放得多,还可以摆一个美美的图案出来,看着都胃口大开。”

逛累了,还能吃上一碗玉林传统牛红。记者在一位大叔的牛红摊点前驻足,据说他在大市场卖牛红很多年了,到现在还只卖2元一碗。更重要的是,一进口,那股熟悉的浓浓的牛红味道,会让你的思绪也跟着回到老玉林去。

(记者杨秋 周立华)

新闻推荐

“有的放矢”力减贫困群众看病负担

医务人员到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玉林市不少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为了帮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脱得了贫,日前召开的全市健康扶贫工作会议提出,将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减轻贫困群众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