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凌其友
40年前,我的家乡是个闭塞的地方,可家乡的名字起得好,名曰“海城”,20世纪70年代,南宁市的“知青”争着来这里插队。其实,家乡每两天才有一辆20多个座位的班车开往县城,公路是无等级砂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三里一小坑、五里一大坑,被人们调侃为“先过海,后进城”。好在那时候的天空很蓝,水很清,家乡那条河是河的上游,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野生鱼逆水而上,常常成为人们的桌上佳肴。夏天的田野处处蛙声一片,人们打着电筒到田间抓青蛙,那是“知青”们无聊的时候爱做之事。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电视也很少,不是数字电视,也不是有线电视,有电视的人家在屋外架起高高的天线,电视收视不是很好,收不到或收看不清楚时,就得到屋外去或摇或转天线,调节信号。电更是不正常,全乡只有一个不到30千瓦的小水电站,因电力不足,经常分片停电。晚上停电时,只好点油灯或早些上床睡觉。
那时候,家乡的农民没有多少赚钱的门路,连外出打工的也很少。每天人们都忙着在生产队里出集体工挣工分,分粮分钱养家糊口。在村子里,除了插队的“知青”们,很少遇到不认识的面孔。农民家家户户都种自留地,种一些蔬菜或杂粮,兴许也养些猪养些鸡,至多是两三只,为了丰富节日的餐桌和完成上缴的任务,或者卖了补贴孩子上学的费用。因为信息闭塞,市场流通不畅,农产品很难卖出去,发家致富的路子很艰难。那时的农村每天都过得平凡而又朴实,偶尔也会有小贩到村里来卖水果、卖糕点、卖杂货、收废品、缝衣补鞋、补盆修桶。久不久也有文艺队来演出、电影队来放映。村民们看完戏、看完抗日影片后,总是一本正经地评论,谈论日本鬼子有多坏、汉奸有多邪恶,或者喝多了一点酒,坐在门口讲故事,教孩子们怎样做人。
我幸运地和几个“知青”成了朋友,在家乡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几年后,南宁市来的“知青”们回城了,他们都记住了这里秀丽的山和水,记住了这里纯朴的乡情和民风,他们把这里当作他们的“娘家”。若干年后,他们回了一趟“娘家”,他们当年来“娘家”的那条公路如今变成了柏油公路,通到房东家的那条村路变成了水泥路。每天每隔20分钟就有一趟客车开往县城,他们从南宁市回到“娘家”只需要半天时间。在“娘家”的巷道里,摆满了摩托车、轿车、拖拉机、收割机、农用车,他们原来住的砖瓦房变成了一幢幢三开间三层以上的钢筋水泥楼房,南方电网的电激活了家家户户的电脑、彩电、冰箱、洗衣机,男女老少们人人都有了手机。村子里有种几百亩林木的,有养几千只鸡的,有种几十亩桑树养蚕的,有养几百头猪的。村里有篮球场、文化室,在大榕树下,大人们谆谆告诫孩子们哪些行为可为,哪些不可为。
这些年,家乡持续掀起了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有3条柏油公路通往外面,村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高压电,为客商来投资创业提供了优良环境和条件。在家乡的新街道上,有本地经济能人开办的百货店、饮食店,也有外地客商开办的作坊、商店、批发店,业主们有来自广东、江西、安徽、福建等外省的,也有来自广西区内的陆川、博白、玉林、防城港等地。广东话、闽南话、江西话,玉林腔、陆川调、防城音在这里交融。他们中有经营建材、生产资料的,也有制作皮鞋、家具的;有行医的、有卖药的,也有专营面条、包子、云吞、饺子等饮食业的。如今,家乡已拥有几家大超市,还有农村电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国内、国外的商品,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前年,几个南宁市“知青”朋友回“娘家”探亲,直夸“娘家”生活与城里的“差不多”,都说这是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变化。
新闻推荐
一位在乡村卫生院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经过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的紧急抢救之后,生命转危为安。这也是该院心胸血...
陆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陆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