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往高处走 他却选择去偏僻分校 ——陆川县滩面镇李俊辉用爱坚守山村小学25载

玉林日报 2017-06-28 11:43 大字

在陆川县滩面镇,有这样一位教师:本来生活十分贫困,需要待遇更好的工作支撑生活,机会来临时他却不为所动;别人想尽办法往更大的学校调动,他却主动到条件更艰苦的分校工作。25年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爱和执著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他的事迹感动了四面八方。而他所做的一切,缘于25年前的一次“爱心接力”。

他叫李俊辉,来自陆川县滩面镇上旺小学。

25年前一次“爱心接力”定格人生

李俊辉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只因25年前的一次“爱心接力”。1992年,李俊辉高中毕业,正当他准备跟亲戚到广东打工时,他所在村的学校一位女教师请产假,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到处物色顶替者。当时,学校领导上门找到了李俊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求李俊辉代课两个月,李俊辉被打动了,答应了学校领导的请求。当时,代课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0元,不到他即将前往的工厂工资的三分之一。两个月期间,李俊辉表现出色,学校领导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恳求他留下来继续任教。李俊辉当时心里很矛盾,留下来,意味着失去收入更好的工作,一辈子清贫。但当他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心里非常过意不去,经过思考,他决定留下来。学校领导也因为他的优异表现,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将他转为县代课教师。

他主动请缨到条件更艰苦的分校任教

在李俊辉25年的教师生涯中,前十年一直担任上旺小学总校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兼班主任,成绩均居全镇前茅。2002年边远山区李旺分校缺教师,他自告奋勇申请调去任教,当时那里的所谓教室是老祠堂瓦房,阴暗潮湿,没有办公室,只能在祠堂里办公。极其简陋的教学环境,一点也不影响李俊辉的工作积极性,他克服一切困难,只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知识。没有教具,他就亲手做;一些留守儿童家里较远的,他经常让孩子们到他那里吃饭;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当起了孩子们的“临时爸爸”。

他无微不至照顾山区的孩子,留下感人的故事一串串:上旺村大塘队有几个学生上学要经过一条几米宽的小河,当时没桥,学生过河都是踩在大石头上走过,每到下大雨时河水就涨起来,挡住几个孩子上学的路。每到下大雨时,李俊辉都会背着几个孩子过河;上旺村山坡队,一个学生先天性残疾,一腿长一腿短,走路十分困难,每学期的段、期考,李俊辉都背着这位学生翻山蹚水去总校参加考试;上旺村高屋队,一位学生是孤儿,他的父母早年病故,只能靠80多岁的爷爷照顾,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李俊辉每次开学都先到这位学生家家访,帮助他垫支学杂费,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苦难动摇不了他留守的决心

代课教师待遇很低,对于李俊辉来说,解决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可是他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却热爱无比,从来没有动摇过。2007年,是李俊辉最困难的一年,他两个孩子读高中,两个孩子读初中,伙食费每人要200元,一个月800元,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240元,远远入不敷出。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一年他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借了别人2000多元。这样的经济压力,对于李俊辉来说是巨大的。这时,他的堂哥在广东东莞搞房屋木工装修,动员他去帮忙,每月至少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最终他还是舍不得山里的孩子,留了下来。2008年,李俊辉才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公办教师,工资得到提高,但生活质量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如今,他的两个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小女儿正读大学,助学贷款6万多元还没还上。

生活的压力压不倒李俊辉,他的工作热情一点不减,他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顾大家,舍小家。今年是均衡教育发展年,一次放晚学后,他去总校清点图书、贴标签。晚上回来后发现母猪难产,请来兽医打针,但为时已晚,损失几千元,全家都流泪了。

李俊辉25年的默默坚守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村乃至全镇的前列,他的不少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等学府,并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一切,李俊辉感到很欣慰。

新闻推荐

陆川启动“村党支部建设年”活动

本报陆川讯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陆川县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把今年定为“村党支部建设年”,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

陆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陆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