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凭着经验和手艺陶泥在师傅们手中变成一件件陶器这功力

玉林晚报 2015-08-22 20:05 大字

▲凭着经验和手艺,陶泥在师傅们手中变成一件件陶器,这功力绝非一年半载可以练就。▲旧窑的龙窑,这条龙窑长40多米,分隔成20间窑室。▲旧窑最近扩建的新工棚和晾晒场。▲大件陶胚无法在转盘上拉制,师傅们用绕圈走来解决,一天下来不知道要走上多少路。旧窑改进后引进半机械制作旧窑老板覃师傅每天忙碌新窑的制作间新窑沿用传统全手工制作陶器千年龙窑、窑火不熄陆川县马坡镇界垌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烧陶村,鼎盛时期有十几个窑口在烧制,随着时日变迁,种种原因使这个村的制陶业日渐萎落,现仅存两条烧制日用陶皿的龙窑,由覃家兄弟分别经营。

旧窑是家传的,位于界垌村道旁的阴坡上,由50多岁的大哥覃师傅带着20来岁的两个儿子和两名杂工打理。新窑在距离旧窑约500米的另一面山坡上,窑主是覃师傅的胞弟,数年前兄弟俩分生意,弟弟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龙窑,新窑里有3位师傅全手工制作。

烧陶是覃家的家传手艺,窑口的产品主要是井圈、缸、砵、盘等日用陶皿。大哥觉得传统的手工制作无法解决生产效率、单一产品规格一致等问题,于是到广东学习并引进了部分机械改造旧窑的生产模式。半机械化后的旧窑达到了每季一满窑,年产值超过30万元的生产能力。覃师傅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已解决了烧制彩釉的难题,以后要上彩釉制作了。两个小覃师傅正在跟父亲学手艺,他们已经掌握了拉胚、修胚等关键工艺。制陶工艺中最难也最关键的工序是“火工”,控制陶皿的最终质量全靠一双火眼金睛,小覃师傅兄弟俩到现在都还没够功力学会父亲的绝活。

弟弟的新窑却坚持沿用传统全手工工艺制陶。新窑的老陈师傅说,传统工艺的界垌陶窑能做60多种陶皿,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品种用机械无法做到,“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了……”

北流塘岸镇的林老板在当地拉起了一支打井队,长期需要陶制井圈,他慕名来到界垌旧窑,要了两套并表示以后还来帮衬。除了少量订单制作,界垌陶窑的生意经是口口相传的销售。

用龙窑烧制陶瓷器皿的工艺最早见于我国商代,历经千年风霜流传至今而窑火不熄,不知界垌村的龙窑能否越烧越旺。

●龙窑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新闻推荐

超市收银员监守自盗12万

...

陆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陆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