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陆川县古城镇良村5 个自然村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引领农民奔富路

玉林日报 2014-01-25 03:28 大字

陆川县古城镇良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5个自然村发展形成了别致一格的“豆腐村”、“棉胎村”、“酸菜村”、“种养村”、“劳务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5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村。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胜浩说,村干部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村干部都把精力放到如何当好村干部,带领本村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创建所在村一个特色品牌上。5个自然村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创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并挖掘潜力,做强做大,形成品牌效应。村里举办各种特色品牌技术培训班,请专家到村屯讲课,帮助村民学习掌握新技术,提升“一村一品”意识,靠科学技术强村富民。

豆腐村。河冲自然村有着百年做豆腐的传统历史。该村80%的农户做豆腐,每户每天做15公斤黄豆,每天纯收入200元,一年收入5至6

□简宣汉吴耀忠万元。通过做豆腐,还带动了养猪产业,成为闻名的“豆腐村”。村民张庆岸说:“我从1980年开始做豆腐,是做豆腐助我走上了富裕路。”

棉胎村。老虎头自然村不产棉花,但全村40多户,户户打棉胎卖,被人们称为“棉胎村”,棉胎村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村民从新疆、河南等地调回棉花,加工成棉被,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到村里签订销售合同,使“棉胎村”的棉被供不应求,村民一年四季忙个不停。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兰高说:“棉胎村年户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村民叶月福一家7人,还请4个工人帮加工棉胎,年收入25万元。”

酸菜村。井冲村有135户800多人,除了五保户外,户户加工酸菜。早稻种400亩,芥菜也种400亩。村民收了早稻种芥菜,把芥菜洗干净,淹制成酸菜,尔后包装,装瓶买到市场,陆川的经销商到村里收购,每年都供不应求。该村有1050亩黄榄,加工后的黄榄食品也成为特色美味食品,销往广东。57岁的村民李兰钦夫妻俩带着孙子孙女,在家种3.5亩芥菜,年酸菜收入5万多元。井冲村被人誉为“酸菜村”、“黄榄村”。

种养村。樟冲村虽然没形成一个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却是个“八仙过海”的“种养村”。该村种橘红1600多亩,“发财树”500多亩,凤凰树400多亩,花卉100亩,剑麻1500亩;养青蛙2.4万斤,养陆川猪1.2万头,养鸡3万多羽,还有养蛇等,被称为“种养村”。

劳务村。营子村是良村党支部书记李胜浩的联系点,他根据该村没有发展特色农业基础的实际,亲自到广东与工厂、企业老板联系,专事劳务输出。该村1200多人250户,除了五保户和老弱病残外,80%的劳力从事劳务输出。该村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每年有50辆车子返乡过年,令人称奇,人称“劳务村”。

新闻推荐

让农村危房变成舒心房

...

陆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陆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