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座城市的厚重与活力

玉林日报 2013-11-28 03:34 大字

玉林悠久历史,公元前111年汉元鼎6年始设鬱林郡至今已有2124年;自公元996年宋至道2年设鬱林州至今已有1017年,故有“千年古州”之称。

玉林有重商传统,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古代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唐宋时期便享有“岭南都会”的美誉,清末民初有“小佛山”之称。

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沉淀了玉林丰厚的特色岭南文化,塑造了玉林人与生俱来的商业智慧和商业传统。在岭南文化这种根深叶茂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孕育出具有时代理念的结晶——玉商文化。

昔日的辉煌,成就了玉林人的骄傲与自豪,也成就了“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精神。

今天的玉林,秉承厚重的历史渊源,在岭南文化辐射下,玉商文化海纳百川,不断与中原文化、边陲文化、海洋文化相交融,百花齐放、一片锦绣、奇迹不断。

改革开放以后,玉林人以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豪情,推动玉林从“神经末稍”走向“开放前沿”,成为广西地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人民群众勇于大胆创业,民营经济比较发达,被誉为“广西的温州”。

在市场经济春风的吹拂下,玉林市各类非公经济主体如春花般遍地开放,培育出了富英制革、春茂集团、三环集团、黑五类集团等在广西区内甚至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撑起玉林经济的“半壁江山”。

截至今年上半年,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95亿元,累计发展小微企业7928家、民营经济主体14.79万户。目前,非公经济总量占到全市GDP的83%,而非公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98%以上。

玉林,这个千年商都再现了昔日的光彩。

玉林,这方古老而年轻的热土,正在向世人展示她的青春活力和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

千年古州,喜看今朝。开放的玉林,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乘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正确航道,又一次扬帆起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州!

这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城市!

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国家级建材生产出口基地、中国皮革服装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世界裤子之都、中国沙田柚原产地、、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铁锅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三黄鸡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

一个个荣誉让人目不暇接,抒写了玉林辉煌的成就。

是什么原因让玉林创造出了一个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呢?

历经千年的“岭南都会”

认识和了解玉林,得从这个古朴而神奇的地方说起。

玉林,古称“鬱林”,取郡州位于郁水之滨,崇山之中,树木葱郁之意。

玉林,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山美水秀,林茂石奇,享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盛誉。

玉林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111年的汉元鼎6年,始设鬱林郡,至今已有2124年。公元996年的宋至道2年,设鬱林州治,至今也有1017年,故有“千年古州”之称。

两千多年的州郡历史,使玉林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了富于睿智和性灵的崇商文化。玉林商贸传统悠久,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古代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唐宋时期便享有“岭南都会”的美誉。明末清初,粤东南海、顺德等地的商人陆续来到玉林经商,带动玉林商业的发展。清朝时期,南流江是广西食盐进口航道,福绵船埠成为广西最大的食盐交易市场之一。清宣统二年(公元1901年),玉林就成立了船埠商会,有会员200多人,玉林州城有着“小佛山”之称。

1956年3月,鬱林县更名为玉林县。1971年11月,玉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1983年10月,撤销玉林县,设玉林市(县级),隶属玉林地区。1995年12月,玉林地区分设玉林地区和地级贵港市。1997年4月,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玉林市现辖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福绵区7个县(市、区),以及玉东新区、玉柴工业园、龙潭产业园3个城市新区,总面积1283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91万人。

玉林前临粤港澳,西靠大西南,承东启西的优势明显,经济集聚辐射和市场要素配置能力较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区内经济腹地相互对接、协调发展的最佳节点城市,是多个经济合作区的相互重叠区和交叉点。市内高等级公路发达便捷,架构了以玉林城区为中心至各县(市、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国道324线、南广高速、玉铁高速贯穿全境,黎湛铁路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洛湛铁路横贯东西,玉铁铁路即将通车,形成了南北和东西货运的大动脉。

玉林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侨乡,全市有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约90%分布在东盟各国,而且很多是东盟各国的侨领。

古老的玉林城,年轻的玉林市,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展现出“岭南都会”的勃勃生机,正在崛起成为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

生机勃发的创业之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沉淀了玉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玉林人奠定了一种朴实的理念基础。这种根深叶茂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具有时代理念的结晶——玉商文化。玉商,以其独有的包容诚信渗透在华夏的每一个角落。

玉林人的崇商传统根深蒂固。玉林的商业源于农耕产品,兴于土特商品,活于批发贩运。历史上这里曾是蓝靛、生猪、大米、黄糖、大蒜、药材、土布、食盐等产品的集散地和中转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玉林依靠自己的力量,培育出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等知名企业。60多年来,两家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玉柴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2012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15.73亿元;玉药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十强中药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家,年产值约5亿元。

改革开放以后,玉林又开风气之先,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成为广西商品经济最为活跃、发达,市场最繁荣的地区,曾连续六年雄居广西之首。彼时,玉林几乎全民创业、全民经商,“乡镇企业、星罗棋布”,成为其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玉林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广西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到了20世纪末,玉林乡镇企业逐渐形成建材、陶瓷、机械、服装、皮革、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并拥有了黑五类食品、芒编工艺品、铁锅等代表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

改革开放35年来,善于创业的玉林人,创造了许多广西之最。广西第一个电话村,广西第一个手机村,广西第一个亿元村,广西第一个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的县(市)、广西第一个财政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乡镇、广西第一家大型摩托车专业市场……

许多人说,玉林人擅长“无中生有”。玉林不种药材,却建起中药材市场,并跻身中国三大中药市场,获誉“南方药都”;玉林不产肉牛,却形成了享誉远近的牛巴、牛肉丸、牛腩粉等体现“牛文化”的特色饮食;玉林不主产黑色粮食作物,却打造出全国最大的黑色食品基地;玉林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却占得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序列的一席,搭上了开放开发的“快班车”……说是“无中生有”,实则“海纳百川”,在岭南文化辐射下,玉商文化不断与中原文化、边陲文化、海洋文化相交融,百花齐放、一片锦绣、奇迹不断。

人们常说,玉林是块风水宝地,插根扁担也能发芽。这句话说的正是玉林良好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玉林人对脚下的热土倾注了汗水和深情。

在市场经济春风的吹拂下,玉林市各类非公经济主体如春花般遍地开放,培育出了富英制革、春茂集团、三环集团、黑五类集团等在广西区内甚至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撑起玉林经济的“半壁江山”。

截至今年上半年,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95亿元,累计发展小微企业7928家、民营经济主体14.79万户。

近年来,玉林市在打造“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的战略部署下,积极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开发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大力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高的十大工业园区,打造玉林工业“聚宝盆”,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玉林。

玉林人以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豪情,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推动玉林从“神经末稍”走向“开放前沿”,成为广西地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培植了赶超跨越的深厚根基,发展了机械制造、水泥陶瓷、食品健康、服装皮革、电子信息等五大类产业集群以及2万多家中小企业,构建了“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成为闻名遐迩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玉林也因此收获了首批“中国创业之城”、“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美誉。

活力迸发的新兴城市

一座城市永远是在不断发展的。

昔日的辉煌,积淀在玉林的历史中,也镌刻在玉林人的记忆里,成就了玉林人的骄傲与自豪,也成就了“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精神。

在多机遇叠加的今天,如何提升和放大“岭南都会”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

秉承厚重的历史渊源,玉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始大跨步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接轨,谋求经济发展步履匆匆,区域经济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花开遍地。

2004年,玉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举办了以“中小企业大经济,玉林博览新商机”为主题的首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拉开了玉林对外开放的大幕,创造了会展奇迹,壮大了综合实力,打造了会展名城。

10年来,玉博会从沙滩起步到走向世界,从“会展”到“发展”,从“招牌”到“品牌”。10届玉博会共签订投资合同1216项,总投资金额2629.09亿元,贸易成交额859.43亿元。玉博会成为广西影响力仅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区域性国际品牌展会,获评为中国最负盛名经洽会、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品牌展览会,玉林市获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节庆城市,2012年度中国十大优秀会展城市(三线城市)。

2008年5月,玉林龙潭产业园挂牌成立,并致力将其打造成玉林经济增长的新一极。玉林吹响了南向发展、借海扬帆的“集结号”,开始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更合作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之中去。

5年来,玉林龙潭产业园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目前已有入园企业27家、总投资58.6亿元;共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486.7亿元,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85亿元。

2009年,玉林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吹响了打造“南方药都”的号角,玉林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春天。五年来,药博会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吸引了包括东盟企业家在内的海内外客商参会参展,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药材药品贸易会和文化交流促进会。

借助药博会这一平台,玉林形成了融中医药市场、展会、产业“三位一体”的食品健康产业,年产值由5年前的不足50亿元,迅速发展到2012年的近200亿元,成为玉林市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玉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南方药都”。

2009年秋,玉林市委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创建三个示范”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的目标任务,确立了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为重点的改革路径,并在玉东新区、龙潭产业园、玉柴工业园和7个县(市、区)的21个乡镇开展试点。

作为全国地级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者,玉林市弘扬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开辟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路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强劲动力。

玉林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4年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追逐梦想中的幸福家园,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加快推进,收获了累累硕果。

2009年12月,玉林市第一个实行“行政区+开发区”复合模式管理的新区——玉东新区正式成立。

玉东新区担负着打造玉林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的典型、示范和样板重任,成立近4年来,围绕“低碳玉东、宜居新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在改革中蜕变,在探索中前行,创造了不少新鲜的经验与做法。率先实施“低碳新政”,走在了玉林乃至广西的前列;探索“有农业无农民,有农地无农村,农民向居民转变、村委会向居委会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引进清华科技园,建设玉林科技创新极、高端要素聚集地,加速新区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的标准建幸福农村,用市民的理念育新型农民”,创建城乡一体精神文明建设先导区……在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沿,玉东新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千年古州,喜看今朝。开放的玉林,蓄势待发,商机无限,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再次迈开矫健步伐大步向前,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新闻推荐

关于玉林市第三批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和平民英雄表彰事迹的公示

...

陆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陆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