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
土地资源是工业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面对日益尖锐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近年来,玉林市立足市情实际,创新发展举措,积极探索“工业上山”的发展模式,对低丘缓坡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向荒山破解发展之路
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地处桂东南的玉林,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多平地少的现状是玉林市在发展工业园区过程中无法绕开的困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撞上“土地红线”,使飞速发展的玉林格外“纠结”。
玉林市现有十大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8187公顷。经过多年的建设,许多方便开发的地势平坦的土地已基本开发。同时,国家对土地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收紧土地供应,玉林市园区项目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项目等土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成为玉林市亟待破解的难题。
既然平坦耕地资源稀缺,那就向荒山坡地要空间!玉林市属于丘陵地带,低丘缓坡土地多,为此,玉林市在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同时,积极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主动探索对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实践“工业上山”的发展模式,争取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不断整合园区,对原规划进行调整,重新规划,拓展工业项目用地空间。
思路一变天地宽。“工业上山”这一发展思路的开拓,为玉林市园区开发拓展了巨大的潜力空间,缓解了园区用地紧张的局面。山头上“长”出工业园区“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有了田地心才不慌。”当兴业县大平山镇农民吴叔得知县里规划大平山机械产业园不占用农田发展工业时,他和村民们欢欣鼓舞,为“工业上山”叫好。
兴业县大平山机械产业园从建园之初,在“不占一寸农田,不占一片家园”的情况下,从324国道两侧的村子征到了106.72公顷农村集体荒山坡地,以“愚公移山,开山辟地”的精神,开始了园区的建设。大平山机械产业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当初的一片荒山荒坡变成了今天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事实上,玉林市早有“工业上山”的成功事例。2005年以来,容县在规划容县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中,就将选址定在属低丘缓坡、与交通干线距离较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玉容一级公路两旁,并将其列入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开发区定位为环保型、科技型工业园区,将其建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通过“推山开石造地”,目前,昔日的山坡已被一块块的平地取代,形成了以黑五类食品、晶辰电子、晶石科技等为核心的健康食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玉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洼地。
据了解,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的民安陶瓷小区、陆川县工业集中区的北部工业小区、博白县工业集中区的文地旺茂工业小区等园区也积极向荒山荒坡要土地、找空间,吸纳了大批工业项目,山头上“长”出了一个个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向山上聚集
园区上了山,荒山荒地变成了热闹的工地,建起了整齐的厂房,园区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兴业县轻化产业园规划面积227.25公顷,园区的龙头企业利而安化工厂房依山而建。该厂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已达6亿元。大平山机械产业园规划面积620.97公顷,目前已有7家入园企业,总投资6.5亿元。2011年园区产值已达13.4亿元。重点企业春茂集团汽牛机械项目已初具规模,去年生产农业机械超5万台,税收超千万元。去年还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重工,打造三一重工(兴业)制造与销售基地。
容县利用低丘缓坡建成工业园区6平方公里,已建起标准厂房90万平方米,在建1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130家,3.2万农民在园区企业务工就业,每年增收6.72亿元,人均2.1万元。为实现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该县将开发低丘缓坡形成的园区规划为健康食品、电子信息、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五大产业园区。目前五大产业已初步实现聚集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2.73亿元。
新闻推荐
...
陆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陆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