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玉林大地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在今天却有着失传的危险,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到底该如何延续—— ““喃哆嗬”的现代文化命题
8月18日,当北流市六靖镇75岁的村民丘文琪拿出一个1.8米长叫“喃哆嗬”的乐器呜呜地吹响时,围观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这种乐器记者还是第一次看到,像这样体积巨大的“喃哆嗬”在六靖也是鲜有人见过,而能制作及演奏者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乐器在当下的玉林已经近乎绝迹,可是它曾经风靡两广一带的农村,并且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兴旺、式微、再次被重新审视文化价值的命运曲线,恰好描绘出了传统的玉林民间文化兴旺、困顿、再次酝酿希望的时代身影。
一种“神秘”的乐器
在丘文琪的家中,记者看到了10多种大小不一的“喃哆嗬”,据其介绍最长的有2.5米,一般是0.6米的长度。“喃哆嗬”的长度、大小虽有不同,但形状、制作材料是相同的。它们均是用一管竹子削去一端的竹青后,挖一个长条形的吹孔,又在另一端挖三个小圆孔,然后用一种方言叫“勒古”的植物的叶子,削去其两侧带刺的叶边后结成一个喇叭包住,这个喇叭起到了扩音器的作用。
这种形状简单的乐器其制作并不简单。据丘文琪介绍,一般的“喃哆嗬”制作起码要半天的时间,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巨型“喃哆嗬”则整整花去其10天的时间。其难度首先表现在材料难觅。竹子虽然是当地随处可见的植物,但是要找到吹得响的竹子有些碰运气的成分。竹子一定要够“老水”,起码是生长年龄在3年以上的,另外与竹子内部结构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要砍100根竹子才能找到10根能“唱歌”的竹子。其制作也非常讲究,难度最大还是做“吹口”。丘文琪虽然制作“喃哆嗬”有近60年的历史,但是在吹口的位置、大小的选择上他也要反复权衡,“一刀不慎,全盘皆输,做出来也只能是‘哑巴\’!”
“喃哆嗬”是以其发出的独特声音来命名的,“喃、哆、嗬”是它的主音,曲调比较单一,声音沉郁、悠长。这种乐器吹奏难度与其大小成正比,越是体形巨大越难吹响。丘文琪说:“评判一个吹奏者的水平首先是看其音调变化多不多,其次是声音是否够响亮,再次是看其演奏时换气的频率。高手在吹奏的过程中能不间断换气长时间吹奏,并能吹出不同的音调和音色。六靖一位姓顾的老伯就是这样一位行家里手,据说他年轻时能连续吹3个小时不停顿。”
按照古老的习俗,吹“喃哆嗬”只能在每年农历六月底至七月十四,而七月十四当日则是这一活动最热闹的时候,村前屋后到处都会听到吹“喃哆嗬”的声音。而到了七月十四的晚上子时就不能再吹了,并当场砸烂“喃哆嗬”,等到来年再吹,否则会不吉祥。然而这种习俗早已被打破,很多演奏者日常生活也经常以此为乐。六靖镇龙湾村80多岁的顾婆婆说,她平时一有空就吹“喃哆嗬”,因为听到并吹奏这种音乐心里很高兴,而且能锻炼身体!龙湾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爱好:自小就开始吹奏“喃哆嗬”。
起伏的“命运曲线”
当本报司机李先生一眼看到“喃哆嗬”时不禁“啊”地叫了一声。他是陆川县珊罗人,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据其介绍,小时候还能看到一些人吹奏这种乐器,现在当地这种乐器已经基本绝迹。北流六靖号称“喃哆嗬之乡”,但当地会吹奏的人已经非常少,而且集中在50~80岁这个年龄段。
这种年轻人看起来非常陌生的乐器却有一段“威水史”。据众多村民说,这种乐器兴盛于2000多年前楚汉争霸时,当时汉弱楚强,汉国军民用这种发声雄浑的乐器作为号角,咒骂楚王,壮我军心,从而创造出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记者采访后翻阅《史记》等历史材料却不能发现与这个说法完全相同的介绍,倒是在“垓下之围”的章节中发现了些许类似的蛛丝马迹。据记载,当时刘邦的部队在垓下之地围困楚军多日,久攻不下。于是采用谋士的策略,日夜在阵地吹奏楚人的音乐,最终瓦解对方的军心,一举打败了项羽。对此有过专门研究的北流市政协干部林日明大胆推测,“喃哆嗬”很可能是当时楚人日常流行的乐器,是现在笛子的始祖。当然这种观点只能留待专家来论证了。
这种乐器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北流的南部乡镇还非常流行,之后就迅速式微,现在只有北流的石窝、六靖、清湾等镇还有部分老人会吹,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基本不会,甚至连乐器都没有见过。林日明说:“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的日常娱乐也相对简单,于是这种古老的乐器能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外来音乐冲击着‘喃哆嗬\’传统的阵地,加上数十年来农村青壮劳力不断涌向城市,农村的文化乐趣日益多元,并趋向城市化、流行化,这种乐器已经很难找到听众及演奏者了!”
重新寻找的文化价值
这种乐器直到今年北流的陶博会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当时六靖镇龙湾村民间艺人谢庆登的现场表演,震惊了全场国内外观众,所有外国人都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为此,陶博会组委会特别为谢庆登颁发了荣誉证书。
这个消息传到六靖镇后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在六靖文化体育娱乐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今年农历七月十四当天举办“喃哆嗬”演奏会,此次活动吸引了六靖及周边乡镇1000多人报名,最后有100人入选。
林日明认为,这种地方特色文化还是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首先是要挖掘蕴含其中的特色文化,一个是‘胜利文化\’,要大力张扬其中的哪里有‘喃哆嗬\’,哪里就有快乐、顺利、吉祥的理念;一个是‘长寿文化\’,‘喃哆嗬\’能锻炼人的肺活量,一呼一吸间就似练气功一样能强身健体。其次是要扬长避短,针对‘喃哆嗬\’音调相对单一的缺点,把其嵌入到合奏音乐中去,让传统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提升其档次!”
“喃哆嗬”能否以此次演奏为契机,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毕竟是一次它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己文化的契合点的有益尝试,这也是玉林众多民间文化在苦苦探索并急需解答的命题。
新闻推荐
...
陆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陆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