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榆林市农业综合开发成就喜人开发投入最大 涉及项目类型最多 扶持方式发生较大转变
本报记者马龙报道 2009年,榆林市在农业综合(扶贫)开发实践中,注重在工作思路、扶贫机制、项目规划、扶持方式、社会扶贫、机关内部管理六方面实现创新,使这一年成为榆林市农业综合(扶贫)开发投入最大、涉及项目类型最多、扶持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的一年。累计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492个,搬迁贫困人口8292人,完成小额贷款15719万元,完成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560人,中省市县共1810个部门投入社会扶贫资金24093万元。同时还完成土地治理项目13.24万亩,超计划5.5万亩的140%。
在工作思路上,榆林市确定了项目管理由单一的管理向服务转变、资金使用由分散向集中转变、资金争取由等靠向积极争取转变的“三个转变”,全市2009年共得到中省市财政资金27857万元;全市12个县区已具备集中连片开发的板块区有13个,其中榆阳区的整乡推进是榆林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和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试点,靖边县的3乡19个村连片开发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清涧县1000万元统筹城乡综合开发是国务院扶贫办在陕北地区的试点。
在项目规划上,榆林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丘陵沟壑区为重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整村推进、扶贫移民、社会扶贫、科技扶贫、信贷扶贫、外资扶贫和龙头扶贫为主要手段,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管理、协调发展的路子,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对白于山区深山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的村走移民搬迁的路子,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生产生存条件和脱贫致富问题。
同时,积极培植优势产业,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不断实现扶持方式方法的创新。府谷民营企业家参与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所形成的“府谷现象”与神木、府谷率先启动实施的“双百工程”(百个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家工矿企业带百村)等扶贫实践,都证明了榆林市在社会扶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累计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492个
搬迁贫困人口8292人
完成小额贷款15719万元
各级共投入社会扶贫资金24093万元
完成土地治理项目13.24万亩,超计划5.5万亩的140%
新闻推荐
我国首个荞麦杂交种在榆林诞生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本报记者高建华报道9月13日,由省科技厅组织、市科技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靖边县举行。省科技厅邀请国内7名知名的育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榆林农校高级讲师、省管专家高立荣主持的“普通荞麦...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