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榆林日报 2018-05-08 08:42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三林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去年以来,佳县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以“均衡、协调、优质、内涵、创新、和谐”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力提升教育水平 普惠公平均衡发展

教育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佳县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了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尾留建设项目,其中乌镇古城幼儿园投入运行,佳苑幼儿园、榆佳工业园区幼儿园、通镇第二幼儿园等力争在今年投入使用,云岩寺幼儿园和佳芦镇东方红幼儿园主体完工。同时,该县还研究制定了《佳县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拟订新建佳县第四幼儿园、新城幼儿园和木头峪村幼儿园,升级改造10所中心幼儿园,改扩建40所乡镇、村级幼儿园,届时全县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100%。

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须重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推进全县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该县按照“一校一案、逐校达标”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全面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其间,制定出台了《佳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方案》和《佳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文件,并组织了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性督导,涉及学校31所、教学点56个。其中采购图书500万元,安装部室设备1200万元,信息化建设2500万元,新建语音教室25间、3D打印室9间、校园网5所等,配备教学电脑1143台、触控一体机168套、阅卷系统2套等。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并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

此外,佳县按照“改革创新,立德树人,提升质量,全面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佳县中学体制改革,狠力扭转办学困境,拟订了《佳县中学自主改革方案》。全力推进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工作,升级改造了1号公寓楼和师生餐厅,新建的2号公寓楼和实验楼投入使用,10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达标验收。

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助力综合特色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根本上讲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该县深入推进课题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了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同时,贯彻教育局局长、校长和教研员听课代课制度,组建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扎实开展了教研员分片包校指导教学工作和“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其中49人获得县级“教学能手”,4人获得市级“教学能手”,3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南关小学通过了创建市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达标验收,王家砭中学、通镇中学通过了创建市级实验室标准化示范学校达标验收。

为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综合特色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佳县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其中,扎实推进了“1155”德育模式、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并先后组织了“三爱三节”“六大创建”和“校园十佳之星”等评选活动,佳县第一中学成功入选2017年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佳县全面构建教师队伍新时代体系,广泛宣传师德模范、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加快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招聘6名振兴计划人员、19名特岗教师和100名幼教协理员,并赴陕师大事业招聘21名教师。此外,深入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年内安排交流校长教师80人,有效加强了师资统筹管理和配置。

新闻推荐

陕西榆林12岁小学生 车祸手术10次 却获学习奖励43项

郑凡,女,现年12岁,榆林市佳县通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英语组组长。手术后的郑凡坐在炕上自习当同龄的孩子们在娘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却因车祸忍受着10次手术的煎熬;当同龄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