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榆林林业将用七项措施推进生态脱贫提质增效,重点进行生态扶贫项目支持、任务倾斜和技术服务,夯实生态脱贫基础,畅通生态脱贫“通道”,确保生态脱贫任务高质量如期
本报记者 魏丽娟
今年,榆林林业将按照“项目带动、产业引领、保证重点、全面推进”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狠抓七项措施,畅通生态脱贫通道,让贫困户在生态建设中享受到更多红利。
1、扩大生态护林员规模——
让贫困户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今年,榆林在做好1092名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基础上,将再扩大生态护林员总量规模,全市上岗的生态护林员稳定保持在1900名以上,使三年后经过培训并脱贫的护林员总量达到6000名。市林业部门将进一步探索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在增加人员总量、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力争将已脱贫的原有生态护林员在自愿的前提下纳入天然保护林护林员范畴,或组建“农村枣林管护队”和“农村专业造林护林队”,力争每村落实3—4名护林员,既为刚刚脱贫的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又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2、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力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榆林将严格落实中省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加大生态效益补偿覆盖率。一是每年从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县级统筹管护费中列出20%专项经费,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林业工程及林业产业等扶贫项目建设,力争对符合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条件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二是对贫困户实施完成的退耕还林工程,组织开展摸底调查,争取中省支持,逐步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畴,稳定增加贫困户补偿收入。
3、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生态+产业”脱贫模式给力脱贫
今年,榆林将积极推进“生态+产业”脱贫模式,把生态建设与红枣、核桃、山地苹果等经济林发展融为一体,以退耕还林、经济林低产改造等项目为依托,建设好精品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建设土地流转经济林示范点。在清涧、吴堡、佳县各建成1个红枣流转土地示范点,在子洲、绥德各建成1个核桃流转土地示范点,以示范带动,促进全市经济林产业实现“三变”,让林木资源优势转化为增收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生态脱贫的靠山。二是建成短、中、长期林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每年实施红枣低产园改造10万亩,覆盖沿黄贫困枣农,带动5000名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每年新建两杏1万亩,嫁接改良2万亩,以鲜食、仁用提升附加值,带动5万贫困户稳定增收。每年新建核桃、花椒、油用牡丹、海红果等特色经济林5万亩,把子洲县打造成全省核桃示范县,府谷县打造成海红果示范县,建立沿黄花椒示范点和绥德、佳县油用牡丹示范园。
4、重点工程倾斜贫困户——
力求培育新的增长点
全市将以“群众脱贫致富,增收增益”作为工作出发点,林业重点工程将继续优先安排项目、倾斜贫困户。一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每年向贫困村、贫困户安排实施面积不低于1万亩,凡贫困户愿意实施,适当放宽坡度限制,优先安排每户3至5亩任务。二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每年倾斜资金安排贫困户参与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对拥有林地开展森林抚育的贫困户,每亩补助100元,对开展封山育林的贫困户,每亩补助70元。三是大力支持、鼓励贫困村和贫困户在村内集体或个人荒山荒地上营造生态林,建成验收后,纳入“榆林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中,按照相应的项目补偿标准给予补助。四是在三北防护林、千里绿色长廊、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充分吸收贫困劳动力,实施企业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否则工程不予验收通过。
5、贫困村庄变绿变美——
逐步建成生态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
榆林将按照“道路林荫化、庭院园林化、村庄风景化,栽植一片经济林”建设标准,每年实施100个村庄绿化,其中60个安排在贫困村,每村补助资金20万元。并借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平台,打造美丽乡村(森林村庄),逐步建成生态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
6、吸收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
多种经营带来更多收益
“五个一批”开放工程是指向贫困户开放一批森林(湿地)公园、一批国有林场、一批牡丹(花木)园、一批林业管护站、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吸收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促脱贫。
除省上要求开放的6个林场、1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外,榆林有条件的基层林场、苗圃、森林公园、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将全部向贫困户、贫困人口开放。
今年,全市将开放20个以上林业单位,吸收30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吸收的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对实施开放的单位,将按照完成情况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一次性奖补2万元,并优先安排相应的建设项目和有关补助资金。
7、科技扶贫破解难题——
贫困户有了致富法宝
榆林林业系统将每年抽调1000名专业技术干部开展经济林技术集团承包,抽调高级工程师,联合市内外科研院所及专家和行业带头人,成立专家科技站,解决生态脱贫技术难题,破解林业产业扶贫难点。每个县建立一个“专家科技站”,每年举办12期林业技术培训,培训林农2万人次以上,培训贫困人口2000人次以上,培养贫困户技术能手100人。目前,全市建立5个林业科技成果示范点,发展50个示范户,以科技示范引领贫困户发展生产,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争先脱贫。
新闻推荐
群众来佳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结婚证。(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张三林“没想到办理税务业务,从抽号到业务办完就花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真是又快又方便。”提及佳县政务服务中心,纳税人李先生赞不绝口。进一家...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