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勇:一把扫帚扫出别样人生
高剑勇和环卫工一起清扫街道垃圾
文图/本报记者 张三林
核心提示
晨光下,夜色中,在佳县城区,有一个身影总是不知疲倦地奋战在环卫工作一线。每天,他手握扫帚,眼盯马路,扮靓城市容颜。看着身边群众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出行,他感到莫大的快乐。如今,虽然他外表渐显沧桑,但那颗对环卫事业热诚的心却从未改变。他就是佳县环卫所所长高剑勇。
“既然组织信任,我就要干好工作”
市容环境是城市窗口,关乎城市形象。2011年,佳县提出建设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县城目标,但长期以来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成了“绊脚石”。此时,急需一个甘于吃苦、勤快利索的人来担此重任。经过再三考虑,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金明寺镇人大主席高剑勇被选中。不久,高剑勇便走马上任县环卫所所长。
“既然组织信任,我就要干好工作。”面对县城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面对群众的抱怨,高剑勇狠下决心,誓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几年来,他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每天坚持骑摩托车在县城区域转悠,对发现的垃圾死角、垃圾桶损坏等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人手不足时,他亲自参与垃圾搬运、污水清理和硬件维修等工作。
高剑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理念,推动佳县环卫工作迈上新台阶。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充分激发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将责任落实到每位环卫工身上。对垃圾清运车辆实行量化管理,按照“路面见本色,不能有尘土”要求,清扫方式由过去的定时清扫改为每天不间断清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扫区由原来的主街道扩展为整个城区,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近20倍。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先后增添环卫车14辆,更换垃圾桶800个,工人们的劳动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高剑勇虽为环卫所所长,但他始终以一名普通环卫工人自居,总是起早贪黑,与工人们一起劳动,确保县城洁净环境常态化。好多朋友都劝他说:“环卫工作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干什么不好偏要干这个又苦又累的工作啊!”他却回答:“什么事都得有人干,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尽力把它干好。环卫工人的工作非常艰辛,可他们从不喊苦叫累,依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为城市的环卫事业作贡献,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城市变美了,我的付出也就值了”
环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长期在环卫工作一线的高剑勇经常要面对各种繁杂琐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直默默坚守着。近年来,随着县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垃圾量激增,清扫面积扩大,工作任务日益加重。他的工作时间也从清晨五点半一次次提早,宁可自己多付出一些,也要让县城变得更加靓丽。“只要能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我的一切付出也就值了。”这是高剑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急难之际显身手。2012年,佳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暴雨侵袭后的县城一片狼藉,街巷道路冲毁严重,淤泥垃圾四处可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高剑勇带领100多名环卫工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奋战在第一线。期间,他们清淤泥、修道路、救财物……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渴了喝点矿泉水,饿了吃点麻花。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城区道路和街巷卫生恢复到灾前水平。提起当年抗灾的情形,高剑勇笑着说:“那段时间真的把人累得够呛,从来没吃过止痛片的我,每晚吃上两颗,不然肌肉酸痛得睡不着觉!”
2013年,佳县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卫”过程中,高剑勇一次次深入县城大街小巷、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全面掌握环卫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清理野广告专项行动,城区“牛皮癣”很快不见踪影。期间,由于县城垃圾处理场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他生怕出现豆腐渣工程,每天坚守在工地严格把关,终因劳累过度病倒。可他依然白天在工地监工,晚上在医院挂液体,一旦工地有情况,立即拔下吊瓶,骑上摩托车及时赶到现场。同时,作为县政协委员的他,还通过提案、视察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创卫”建诤言、献良策。最终,佳县成功“创卫”,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作为环卫战线的领头雁,不论风霜雨雪,不分严寒酷暑,高剑勇始终坚守在清洁环境、美容城市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人生追求,高剑勇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2012年,被评为佳县“7·27”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首届“榆林好人”,2013年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4、2015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新闻推荐
时间: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天气:晴地点:佳县朱家坬镇李家坬村记录人:佳县电信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闫海鹰端午节到了,按照安排这天统一放假。上午,我和妻子正在家里包粽子准备中午吃,这时,忽然接到我驻村帮扶...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