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雷家老庄村:产业扶贫让村民踏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张三林
金秋时节,行走在佳县佳芦镇雷家老庄村,宽敞整洁的进村道路、装修一新的村级阵地、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一路上到处是生机勃发的乡村田园之景,无不诉说着这个村庄的美丽蝶变。
雷家老庄村位于佳县佳芦镇佳米公路向南6公里处,全村215户800人,其中贫困户80户158人。这里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全村耕地面积有2900余亩,以红枣种植为主。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如今,这里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产业项目落地开花,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唱响了一首首脱贫致富“进行曲”。
基础先行——夯基石促发展
“以前的村委会办公室是3孔旧窑洞,屋内墙面脱落,门窗破烂不堪,更糟糕的是一到下雨,墙皮就一块一块往下掉,实在无法继续用来办公。”提及旧的村级阵地,雷家老庄村村党支部书记雷秋平感慨不已。2015年,他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商量决定,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教室重新改造作为新的办公场地,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党建室、卫生室等,并购置了桌椅、书柜、电脑、打印机等,此外,还对院落进行了硬化和绿化。“现在院子干净了,办公室宽敞了,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雷秋平说,这都是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建起来的。
修通一条路,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该村向县扶贫办争取扶贫项目资金7万元,新修了一条2公里的田间道路,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向县文化局争取资金7万元,修建一个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各类健身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还向县水保局争取资金60余万元,维修水井2口、新修水井2口,使全村人都喝到安全放心的水,彻底解决了村民们最大的生活难题。
雷家老庄村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分散,出行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内道路的真实写照。“以前村里多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十分难走,要是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出门都不容易,真是苦不堪言。”雷家老庄村村主任雷安平说,为了彻底解决“出行难”问题,今年以来,村里大力推进砖砌道路项目,累计实施16.8公里。
产业带动——拔穷根筑富路
雷家老庄村绝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妇孺。如何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能如期脱贫?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每位帮扶干部的心头。
“在扶贫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给钱给物,必须要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充分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发展特色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佳县政府办主任、雷家老庄村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浩成说,在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干部坚持“一村一策”的原则,在吃透村情的基础上,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广泛走访并征求意愿,最终确定将发展生猪养殖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
据介绍,雷家老庄村首批生猪养殖项目由44户贫困户参与,项目免费向每户贫困户发放2头猪崽、560公斤饲料,并协调佳县东奥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养殖户签订生猪养殖扶贫项目协议,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待生猪出栏时,该公司将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而养殖户可自愿选择向该企业或向市场出售。根据测算,预计光生猪养殖这一项产业,可为每户养殖户增加收入3300多元。
今年64岁的雷魏芳因为患有高血压、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常年依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今年,我共养了31只羊和2头猪,按目前的市场价来说,年底至少能赚8500元,到时家里的困难就不会这么大了。”提及以后的生活,雷魏芳信心满满,“我现在虽然不能下地干重活了,但是搞养殖还是不成问题,我相信有政府的好政策,加上自己好好干,我们一家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对于今后雷家老庄村的发展,刘浩成说:“我们将引导村民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在继续巩固发展红枣产业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进一步适度发展猪、鸡、羊、牛等养殖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告别山峁阻隔 绝壁筑路变坦途 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石志勇 张斌
8月28日,全长828.5公里的陕西沿黄公路全线通车,它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南至渭南市华山脚下,经过榆林、延安、渭南等市的12区县(含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2个乡镇1220个村,直接受益人口200多万人...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